果然被我猜中了!   巴西突然宣布了! 10月30日巴西对东方大国无纺布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1-01 22:30:24

果然被我猜中了!   巴西突然宣布了! 10 月 30 日巴西对东方大国无纺布产品启动的反倾销调查,看着是针对口罩、纸尿裤这些日常用品的贸易动作,实则把全球贸易格局里的那些弯弯绕绕扒得明明白白,而无纺布这不起眼的材料,刚好成了戳破真相的窗口。 先得说清楚东方大国在无纺布领域的分量,2023 年光是产量就达到 814.3 万吨,上游聚丙烯原料年产量更是高达 3219 万吨,整个产业链稳得像磐石。 去年出口量占全球五成以上,巴西自己就是第三大买家,一年要花超十亿美元采购,东大外贸部有个李经理提到,他们公司去年单给巴西就发了 8.5 万吨货,值 1.2 亿美元,占了巴西进口量的 23%。 这次调查把 7 克 / 平方米的口罩内层布到 150 克的装修防潮布全圈进去,连宝宝纸尿裤的亲水布、汽车内饰的阻燃布都没放过,摆明了不想给企业留规避的余地。 但这事儿压根不是表面看的 “本土产业受冲击” 那么简单,巴西今年前 9 个月无纺布企业开工率才 65%,比去年降了 12 个百分点,3 家小厂停产。 这些数据确实能当由头,可再往前捋时间线就有意思了,刚好是中国减少巴西大豆采购又没答应提价之后,这种 “以牙还牙” 的操作在巴西贸易政策里早有先例,去年他们给中国家电用无纺布加征 18% 反倾销税,结果本土家电成本涨了一大截,最后还是消费者掏腰包买单。 更讽刺的是巴西市场的矛盾处境,他们每年在无纺布和功能性面料上的缺口高达 1.5 亿到 2 亿美元,本土生产根本填不上,自己劳动力成本高,化纤产业又跟不上,东方大国的产品靠性价比补了这个缺,现在倒要把补给线掐了。 巴西最大的纸尿裤品牌 “派乐” 40% 的原料都来自中国,调查一宣布就赶紧找印度供应商当备胎,生怕断货,口罩厂商更是直犯愁,本土产能撑不起需求,真限制进口要么原料涨价,要么货架空着,最后遭罪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这事儿放在全球贸易里看更不新鲜,无纺布早成了贸易保护主义的 “常客”,土耳其 2008 年就对中国无纺布启动反倾销调查,后来一路加税、扩范围,2024 年还搞反规避终裁,对经北马其顿进口的产品照样征 1.9 美元 / 千克的税。 海合会 2023 年也对中国的高吸水聚合物(做纸尿裤用的)征了 6%-27.7% 的反倾销税,这些案例凑在一起,就看出后疫情时代的趋势。 经济不景气时,贸易保护的篱笆就扎得更紧,WTO 数据显示反倾销调查占了全球贸易救济行动的 80% 左右,而东方大国的制造业优势越明显,被盯上的概率就越高。 中国企业的应对倒也实在,东大联合 5 家大企业成立应对小组,专门请巴西当地律所做策略,知道本土律师更懂规则,还忙着和巴西下游客户沟通,让对方出证明说进口价合理,没挤压本土市场,有远见的已经在评估阿根廷、墨西哥市场,提前签长期合同锁供应,避免连锁反应。 有意思的是,CIPS 数据显示中巴本币结算份额还在涨,贸易摩擦没动摇根本合作 —— 毕竟巴西每年对华农产品出口收入超 1200 亿美元,中国从没对他们搞过反倾销,这种互补格局本是双赢。 疫情时无纺布是救命物资,东方大国开足马力生产支援全球,现在需求稳了,反倒成了 “倾销” 的靶子,说到底就是有些国家不愿在技术升级、成本控制上使劲,只想靠壁垒挡竞争。 巴西这次调查把克重范围卡得那么死,手续催得那么急,企业 30 天内要凑齐三年出口数据、成本明细和生产流程记录,摆明了想给中小企业设障碍,但真要把中国产品挡在门外,本土下游企业先扛不住。 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操作,恰恰暴露了全球贸易格局里的尴尬 —— 既想靠低成本进口品降民生成本,又想护着本土低效产业,最后只能在贸易博弈里反复横跳,而无纺布这根 “标尺”,刚好量出了这种矛盾的真实刻度。

0 阅读:1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