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台当局的副领导人,萧美琴当着全世界的面做出承诺,台湾不仅要将台积电搬到美国,

玉尘飞啊 2025-11-01 11:51:19

作为台当局的副领导人,萧美琴当着全世界的面做出承诺,台湾不仅要将台积电搬到美国,就连整个涉及芯片的生态系统统都搬到美国! 台积电对美投资规模已高达1650亿美元,计划建设6座晶圆厂、2座先进封装厂和1座研发中心。 美国商务部长公开提出“台美芯片五五分”的构想,期望美国能承担其所需芯片的一半产能。这一动向被岛内舆论视为美国在重新平衡全球芯片供应链布局。 台湾半导体产业对本土经济影响深远,贡献了超过20%的GDP和约40%的出口额。 台积电一家企业就消耗了台湾近10%的发电量,这种高度集中的产业格局使得台湾经济与半导体产业的命运紧密相连。 产业外移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包括20万高科技人才外流和百万高消费群体离开台湾。 台湾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吴大任指出,半导体企业外迁将导致相关零部件供应链和设备商随之迁移,进而削弱台湾的内需和长期经济表现。 在美国建厂的成本以及运营成本,都要比在亚洲高出不少。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曾坦言,在美国制造芯片成本高昂且面临挑战。 然而,面对美国可能施加的100%甚至300%的半导体关税压力,台积电的选择空间有限。 美国通过《芯片和科学法案》提供补贴,同时要求接受补贴的企业十年内不得在中国大陆扩产,并需交出部分商业机密。这些条件使得台积电在战略决策上受到制约。 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批评此举等同于“亲手斩断台湾经济命脉”,资深媒体人谢寒冰警告,帮助美国建立完整生态系统后,台湾可能会失去自身价值。 这些担忧背后是对台湾未来产业定位的深刻疑虑,台积电在美国的生产计划包括到2026年量产2纳米芯片,甚至预留了导入1.4纳米技术的可能性。 这意味着未来高端订单将逐渐向美国转移,台湾本土的产业优势可能被逐渐稀释。 旅美学者翁履中指出,这种趋势是一种“实质去台化”,尽管过程缓慢,但方向已经明确。当核心制造与投资逐步转移,台湾在半导体产业链中的主导位置正在被重新定义。 台积电赴美投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选择,更是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重构的缩影。这一进程牵动着台湾的经济命脉,也将影响全球科技产业的未来走向。 您认为台湾半导体产业外移会对普通民众的生活造成哪些具体影响?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 信息来源: 环球时报--真卖台,萧美琴抛“台积电生态系全赴美”

0 阅读:0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