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大豆价格攀升至650美元/吨,这让巴西大豆商欣喜不已——他们笃定中国对大豆需求旺盛,此前已敲定800万吨的大豆订单。
但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中国第一时间暂停了这份800万吨的巴西大豆订单,转而以更快速度与阿根廷icon签订了130万吨的大豆合同,这让巴西大豆商倍感意外。
巴西豆icon商敢这么硬气,不是没依据的。这些年咱们为了保障粮油供应,把巴西当成了重要的大豆来源地icon,美国农业部的报告都写着,2024年咱们买的大豆里,65%都来自巴西。
中国年进口1.2亿吨大豆的体量摆在那,可这种“离不开”的假象,让巴西豆商错以为自己攥住了定价权。
从3月到9月,半年时间就把报价从580美元/吨涨到650美元,涨了近12%不说,连咱们提出的“量大价优”的阶梯定价都不接,摆明了想趁机赚一笔。
他们显然没搞懂,现在的中国买家早就不是只能被动接受的角色了,我们早就在铺后路。国家粮食储备库里的大豆足有1800万吨,够全国吃3个月,就算短期不进口也不怕断供,这就是咱们的底气。
而且咱们的采购清单上从来不止巴西一家,今年前9个月,从乌拉圭icon、俄罗斯icon这些国家买的大豆就有1200万吨,比去年多了三成多,多条腿走路才稳当。
巴西这边漫天要价,阿根廷那边刚好递来橄榄枝。9月份阿根廷为了盘活农产品出口,直接把大豆出口税从33%砍到7%,相当于一下子取消了26%的额外税费。成本降了,报价自然就低,阿根廷大豆对华卖450美元/吨,比巴西便宜整整200美元,这个价格差谁看了不心动?
转单阿根廷根本不是临时起意,中粮集团icon负责采购的人就说,这130万吨订单是中阿长期合作的一部分,后续还会接着买。
更有意思的是,这笔生意用人民币结算,这已经是阿根廷今年第8笔用人民币做的农产品订单了,大家都愿意绕开美元麻烦,合作自然越来越顺。
对国内的大豆油icon企业来说,这更是及时雨,下半年不少厂都在亏本运营,巴西一涨价,利润空间直接被挤没了,转买阿根廷大豆才算保住了活路。
巴西豆商的欢喜劲儿没撑几天就变成了愁绪。据巴西谷物出口商协会的最新数据,巴拉那瓜icon、桑托斯这些主要港口,现在堆着200万吨大豆没处去,其中120万吨原本都标好了“发往中国”。
货压在港口,每天要多掏120万美元滞港费,堆着的不仅是豆子,还有天天增加的仓储费、资金利息。
巴西农业机构预测,要是价格一直掉,主产区马托格罗索州三成的小种植户可能都撑不下去,现金流一断,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这场买卖博弈里,没人是绝对的赢家,但道理摆得明明白白。巴西豆商最大的错,就是把咱们一时的需求当成了拿捏的资本,忘了现在的贸易早不是“一家独大”的时代。
咱们果断转单,既守住了采购成本,也给所有做国际贸易的提了个醒:合作不是单方面占便宜,得讲实在。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巴大豆贸易就黄了。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的研究员说得实在,我们一直重视和巴西的农业合作,但前提是互相让利。只要巴西大豆价格回归合理,咱们该买还是买。毕竟从长远看,稳定的合作对双方都好,咱们需要稳定的供应,巴西也需要中国这个大市场。
做生意讲究“买卖不成仁义在”,全球贸易更是如此,从来不是一锤子icon买卖。巴西大豆这事儿再次说明,不管是卖资源的还是买货物的,都得守着规矩、带着诚意。价格公道、互相尊重,合作才能长久;要是总想着趁火打劫,再好的生意也会做黄。这不是什么大道理,就是实实在在的贸易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