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什么不担心芯片制造和光刻机的问题?最大的原因就是发展路线不同,中国的路

胖仔娱 2025-10-30 19:03:05

.俄罗斯为什么不担心芯片制造和光刻机的问题?最大的原因就是发展路线不同,中国的路线是“产业链纵深自立”,既要顶住高端封锁,也要抓住AI与大算力时代的窗口期,这就注定要啃最硬的骨头。 而俄罗斯的路线就不一样了,他们是“满足安全与军工的底线需求”,成熟工艺+绕行采购就能维持战时产能,焦虑自然小。   但别把他们的“不慌”误读成“强大”,它是不追的从容,不是领先的从容,底层技术与规模经济差距,依旧摆在那里,这点是不能改变的。   我们这边盯着EUV、盯着最先进制程,生怕被别人卡脖子,而另一边,俄罗斯扭头就用90nm、130nm的老工艺,关键装备买不到也照样开工。   我们强调“全栈自主、从光刻机到EDA一条龙”,这是战略选择,俄罗斯更像“能打仗、能量产、能绕开”的务实派,不追漂亮KPI,盯的是“能不能把导弹、雷达、坦克的电子肚子填饱”。   其实,俄国产线确实落后,这不是秘密,苏联解体后投入少、产业链散、技术梯度断档,如今本土最能打的也就莫斯科郊外绿城的 Mikron,量产主力在90nm,早年做过65nm样品,如今国家层面把“65nm稳态量产”列为阶段目标,设了截至期去推进配套材料与良率,这套思路就是“把成熟节点做厚实”。   同时,另一家老牌厂 Angstrem 现金流和债务拖垮,先后进入破产、托管程序,这也佐证了俄系晶圆制造的“薄底盘”。   为什么他们在这方面这么薄弱却还“不慌”?因为军工和工业控制领域,对“先进制程”的刚需没想象中那么高,乌战之后,多家独立机构拆解了落在乌克兰的俄制导弹与无人机,发现里面大量是成熟工艺的通用芯片、MCU、FPGA,而且相当部分来自西方商用货。   结论很清楚,对巡航导弹、制导、通信和电源管理这类场景,90nm、130nm完全能干活,关键是“拿得到、堆得上、能量产”。   而且,再通俗点讲,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压根就不打算自己造芯片和光刻机,人家用的是“买”的逻辑,设计外包、制造外包,交给台积电、三星、格芯这些厂,只要产业链开放、规则可靠,本土不建厂也没事。   2024—2025年,台积电一家就吃下全球纯代工约六成以上的份额,产业结构本来就是“高度集中—全球分工”,在这种格局下,大多数国家确实“不焦虑制造设备”,焦虑的是“准入与地缘风险”。   归纳俄罗斯的“没那么慌”,无非三条:第一,需求结构决定了“成熟工艺够用”,军工/工控不是手机SoC,不追3nm。   第二,平行进口+代理网络让“买得到”的概率仍然不低,尤其是成熟器件与模块。 (每天更新,点进主页我们一起看世界!喜欢文章的可以帮忙点个关注点个赞~)   第三,设计外包被切断后,能在国内做就先做,哪怕成本升、良率低,也把“可持续出片”放在第一位。这三条,是有代价,但确实能把短板补到“够用”的线。   对此大家怎么看?

0 阅读:26
胖仔娱

胖仔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