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泪目了!两名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中国学生,看到校园的黑板上密密麻麻被各国留学生写

赵财苗 2025-10-29 11:35:06

看完泪目了!两名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中国学生,看到校园的黑板上密密麻麻被各国留学生写着各自祖国的名字,上面却没有中国,瞬间基因被唤醒,于是他们自发走到黑板前,其中一位中国留学生用力把另一位同伴抱起来,在黑板最顶部写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几个铿锵有力的大字,这哪是表面工作,分明一笔一划、一撇一捺间,都倾注了海外游子刻在基因里的对祖国母亲最深沉的爱,这种爱跨越千年,历久弥新。 看到我们年轻一代这么爱国,团结,我的心瞬间被融化了! 你能想象那个画面吗?异国校园里,各国文字挤在黑板上像小旗子似的招展,唯独少了最熟悉的方块字——那刻两个中国学生心里的滋味,大概就像在人群里找不到家的方向,又急又酸。所以他们才会没多想就行动起来,一个稳稳托着同伴的腿,一个踮着脚在最显眼的地方落笔,“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字,写的时候指节说不定都在用力,生怕写得不够端正、不够有分量。 这哪是什么“心血来潮”,分明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就像小时候在外地听到乡音会忍不住回头,就像看到有人误解祖国会下意识反驳,海外学子对祖国的牵挂,从来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藏在这些“怕祖国名字缺席”的细节里。之前刷到过不少类似的故事:有留学生在国外街头看到错误标注中国领土的地图,当场拿出笔修正;有中国学生在学术会议上,特意用中文介绍自己的研究,只为让世界多听见一次中国声音——这些孩子或许平时话不多,可在关乎祖国尊严的时刻,从来都不含糊。 更让人感动的是,这种爱从来不是孤立的。我见过有网友在评论里说,自己留学时也曾和同学一起,在校园活动的展板上补上中国国旗;还有人分享,看到这两个学生的故事后,特意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发了中国的文化介绍。就像一颗石子扔进水里,这两个学生的举动,唤醒了更多人心里对祖国的牵挂,也让世界看到,中国年轻人走到哪儿,都不会忘了自己的根。 以前总有人说“年轻一代不如老一辈爱国”,可看看这两个在澳大利亚写祖国名字的学生,看看那些在海外默默维护祖国形象的年轻人,就知道这种担心有多多余。他们的爱国,不是听来的大道理,而是亲身感受到祖国发展后的骄傲,是走到海外后更清晰的身份认同。就像那黑板上的字,不用刻意渲染,却比任何语言都有力量——因为那是他们用真心写下的,对祖国最朴素也最坚定的告白。 现在每次想起这个画面,心里还是暖暖的。这两个学生或许不会想到,自己一时的举动会打动这么多人,可正是这些微小却真诚的瞬间,让我们看到爱国的种子早已在年轻一代心里生根发芽,而且长得郁郁葱葱。未来不管他们走到哪里,这份刻在基因里的家国情怀,都会是他们最珍贵的底气。

0 阅读:10

评论列表

不想走

不想走

4
2025-10-29 11:49

亲日,亲美,亲欧洲的那帮人主要集中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但九十年代前半段出生的那一批人,现在的年轻人只要一出国就爱国,因为国外的生存环境和硬件设施,软件设备,生活的方便程度。跟中国差距太大了

赵财苗

赵财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