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两山轮战期间,刚刚从战场上下来的英雄连长邱枢。此时,他背着冲锋枪,腰

海边观潮客 2025-10-29 00:10:30

1988年,两山轮战期间,刚刚从战场上下来的英雄连长邱枢。此时,他背着冲锋枪,腰上扎着子弹袋,身上的军装已被汗水浸透。瘦瘦高高的他,疲惫地坐在高地上,满头大汗,身上沾满了泥污和血迹,似乎还没有从炮火连天中缓过劲来。 你凑近看能发现,他左手手腕上缠着块发黑的纱布,纱布边缘还露着点猩红,那是昨天下午扑手榴弹时被弹片划的。 当时新兵小张没反应过来,他一把把人推开,自己扑上去压手榴弹,虽然没炸响,弹片还是擦着腕子划了道深口子,血当时就渗出来,跟地上的红泥混在一起,他随便扯了块急救包缠上,接着就指挥战友加固工事,直到现在都没顾上换。 这会儿他坐在高地上,摸出半包压扁的烟,抖抖索索地点上一根。烟雾缭绕里,眼神还带着战场上的杀气。旁边的新兵都不敢靠太近,不是怕他,是敬畏。昨天那枚手榴弹要是炸了,小张肯定没命。邱枢手上这道口子,换回来一条命,值了。 想想现在的年轻人,手上划个小口子都要大惊小怪。邱枢这伤口深得见骨,就拿纱布一缠,该干啥干啥。不是不疼,是顾不上疼。阵地上多少事等着他处理,战友的性命都系在他身上。这种担当,比什么豪言壮语都实在。 战争就是这样,把最真实的人性都逼出来了。邱枢完全可以派别人去处理危险情况,可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当官的让当兵的往前冲不难,难的是自己永远第一个上。这份血性,不是谁都学得来。 看着照片里他那双眼睛,里面装的东西太多。有对战友的责任,有对敌人的警惕,还有对回家的渴望。他才二十多岁,肩上扛着整整一个连队的生死。这份沉重,我们这些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永远体会不到。 这些战场上的英雄,回来后有的一身伤病,有的默默无闻。他们不求别的,就希望人们记住,曾经有这样一群人,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把命豁出去。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04
海边观潮客

海边观潮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