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觉得国际顶级赛道、性能纪录是欧美品牌的“专属舞台”,但今年中国车企组团去“刷榜”,彻底打破了这种认知。
最让我热血沸腾的是纽北赛道。今年4月,小米SU7 Ultra量产版跑出7分04秒957,第一次有中国品牌拿下“纽北最速量产电车”称号——当时觉得这已经够牛了。结果才过了五个月,比亚迪仰望U9直接冲进6分59秒,把纪录推进了“6分钟时代”!这种你追我赶的场面,像极了接力赛跑,中国品牌不是在单打独斗,而是在集体冲刺。
续航战场同样精彩。小米SU7在24小时耐力测试跑出3944公里,刚让大家惊叹中国车续航可以这么强,小鹏P7立刻用3961公里刷新轿车纪录。这种良性竞争太提气了——你突破一步,我更进一步,最终把技术制高点牢牢握在中国企业手里。
更让我感动的是背后的故事。看完小米的纪录片,才知道他们工程师说过“干翻保时捷,让赛道说中文”。这句话背后是多少个不眠夜,是多少次濒临放弃又咬牙坚持。就像片中说的,“正是闯的年纪”——这种敢闯敢拼的精神,或许就是中国新能源车能快速崛起的关键。
市场是最真实的试金石。小米Ultra上市不到三个月交付破1.5万,在50万以上市场稳居前列。这说明什么?说明消费者真金白银地认可了中国高端新能源车的价值。
从纽北到GT赛车游戏,从古德伍德到法拉利工厂,中国车正在成为“行走的名片”。以前是我们追着别人学技术,现在轮到国际品牌研究中国车的创新。这种感觉,就像看着自己家的孩子从跟跑变成领跑——骄傲,但更期待下一个突破。
你说接下来YU7能不能超越奥迪RS Q8?我觉得没什么不可能。中国新能源车以创新引领全球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