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条新闻时,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湖南益阳一个5岁的小女孩,在回家路上被一根突然断裂的水泥杆砸中,不幸离世。如今40多天过去了,她的家人仍在苦苦等待一个明确的说法。 事情发生在2025年9月13日傍晚。小女孩在外公家附近的路上走着,外公抱着她的小弟弟走在前面,她跟在后面几步远的地方。谁能想到,路边一根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水泥杆会突然从根部断裂,轰然倒下,正好砸中这个年幼的孩子。尽管家人和邻居第一时间把她送到医院全力抢救,但最终还是没能留住她幼小的生命。 一根有明确编号的水泥杆,为何40多天都找不到“主人”?最让人想不通的是,这根夺命的水泥杆上明明刻着清晰的闪电符号标识和“Y8-10-6”(另有报道称为“YB-10-6”)的编号。按理说,有这么明确的标识,查清它属于哪个单位应该不难。但女孩的父亲刘先生说,从出事到现在40多天了,这根杆子的归属单位依然成谜。事发后,那根断裂的水泥杆就一直倒在原地,最后还是家属自己担心证据受损,把它挪到了监控能看到的地方。 说实话,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我心里都特别难受。一个5岁的孩子,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这个世界,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而她的家人,不仅要承受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还要在悲伤中为查明真相而奔波,这种折磨真的难以想象。 从这件事中,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更深远的问题:我们身边的公共设施,到底由谁负责?根据报道,这根水泥杆已经废弃多年,杆根部的钢丝大多已经锈蚀,只有两根是新的。附近还有不少类似的废弃水泥杆。这些带有安全隐患的设施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威胁过往行人的安全。 公共安全不能总用生命来提醒。这件事也暴露出了责任单位的不作为。按理说,无论是电力公司还是通信公司,都应该定期巡查和维护自己管辖范围内的设施。一根立在路边的水泥杆,不可能没有归属单位。但现实是,出了如此严重的事故,相关部门却迟迟无法确定责任主体。国网益阳供电公司曾表示涉事杆子不属于电力局,而街道办的回应始终是“正在调查”。这种互相推诿、拖延处理的态度,无疑是在受害者家属的伤口上撒盐。 其实想想,我们身边可能也存在着类似的安全隐患。那些立在小区旁、马路边的电线杆、信号杆,是否也年久失修?那些看似牢固的公共设施,是否也暗藏危险?这件事给我们每个人都敲响了警钟——公共安全不能总是等到出了事才被重视。 对于相关管理部门来说,更需要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与其在事故发生后互相推诿,不如建立清晰的公共设施档案和责任制度,让每一根电线杆、每一个公共设施都有明确的“监护人”。同时,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处理那些废弃或老化的设施,才能真正防患于未然。 一个5岁女孩的逝去,不应该只成为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更应该成为推动公共安全管理完善的契机。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查明真相,给女孩家人一个交代,也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不知道你身边是否也有类似的安全隐患?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我们一起探讨如何让我们的公共环境更加安全。 (案例来源:扬子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