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已经错过了第1个机会窗口期。可能很多人还有印象,在今年的上半年,外面一直有吹

糖心萌喵 2025-10-28 07:56:10

美国已经错过了第1个机会窗口期。可能很多人还有印象,在今年的上半年,外面一直有吹风,就是特朗普有可能会在11月初访华。其实说到的就是这次在韩国参加完APEC会议之后,可能会顺道访华。 毕竟从去年年底开始,中美之间的高层接触就比之前多了些。不管是经贸领域的磋商,还是外交层面的对话,多少都透露出点想缓和的意思。 特朗普团队当时也没把话说死。偶尔被问到相关话题,发言人只会模糊回应说“在评估各种可能性”,没直接否认。 这种态度更让外界觉得,11月初的访华计划大概率能成。很多美国农场主甚至提前开始盘算,要是特朗普能跟中国谈妥点农产品关税的事,自家积压的大豆说不定就能有出路了。 中国这边倒是一直保持着务实的态度。官方没主动提过“访华”这茬,但也明确表示,只要是有利于中美互利合作的事,中方都愿意谈。 大家都在等着上半年的铺垫能在下半年有个结果。谁也没想到,现实的走向会跟预期差这么多。 所谓的“顺道访华”根本没影。特朗普参加完APEC会议后,直接从韩国回了美国。 取而代之的说法变成了“在韩国进行中美会晤”。可就算是这个会晤,能不能顺利开成,现在看都悬。 关键的变量就卡在了经贸会谈上。之前双方团队为了铺垫会晤,已经进行了好几轮磋商,但核心分歧一直没解决。 美国那边还是老一套,想让中国多买美国的农产品、能源产品,还想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提些超出实际的要求。 中国这边的立场也很明确。采购美国商品可以,但得基于市场需求,不能搞强制;知识产权保护本来就是中国一直在推进的事,但美国不能借这个由头搞贸易保护,更不能干涉中国的产业政策。 这几轮磋商下来,双方没找到太多共识。有消息说,美国谈判代表在最后一轮会谈里,甚至还想拿之前加征的关税当筹码,这让本来就紧张的氛围更僵了。 这种情况下,“韩国会晤”能不能实现,自然就跟经贸会谈的结果绑死了。要是谈不拢,会晤大概率就得黄。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美国这次是实实在在错过了一个机会窗口期。上半年那阵,不管是中国国内的市场需求,还是美国国内的政治环境,都给双方互动留了不少空间。 中国当时正在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对优质农产品、能源资源的需求确实存在。要是美国能拿出诚意,在关税问题上松松口,双方完全能找到互利的点。 美国国内的情况也需要这次互动。农场主们因为之前的关税政策,农产品出口一直不畅,库存压得厉害。制造业企业也盼着能重新打开中国市场,缓解产能压力。 可特朗普政府没抓住这个机会。反而在磋商里一直端着架子,不肯在核心问题上让步,还总想用施压的方式逼中国妥协。 这种思路从一开始就走偏了。中美之间的经贸合作,从来都不是谁求谁的事,而是互利共赢的。想靠着单方面提要求就达成目的,根本不现实。 现在再看,错过这个窗口期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美国农场主的库存压力更大了,不少中小农场都在考虑缩减种植面积。 制造业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通用电气、福特这些大公司,最近都在缩减在华相关业务的投入,转而往东南亚转移,可那边的供应链成熟度根本比不了中国,成本反而涨了不少。 中国这边倒是没受太大影响。之前为了应对可能的贸易波动,早就启动了供应商多元化战略。农产品从巴西、阿根廷买,能源从俄罗斯、中亚买,产业链也在不断完善国内配套,美国这边的变动对中国市场的冲击被降到了最低。 现在再谈“韩国会晤”,就算最后真能开成,效果估计也有限。错过了上半年的好时机,双方的分歧不仅没缩小,反而因为这几个月的拉扯变得更明显了。 美国要是还抱着之前的心态,不想着拿出务实的解决方案,就算坐下来谈,也很难谈出什么实质性的成果。 更关键的是,中国现在对中美互动的预期也更理性了。不会再因为“可能的会晤”就调整自己的政策,而是会完全基于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市场规律来做决策。 那些还在盼着中国“救市”的美国企业,现在估计也该清醒了。没有诚意的对话,没有平等的合作,就算有再多的“机会窗口期”,也抓不住。 美国这次错过的,不只是一次访华或者会晤的机会。更深层次的,是失去了一次修复中美经贸互信的机会,失去了让美国企业重新融入中国大市场的机会。 接下来要是还不调整策略,后面的机会只会更少。毕竟中国的发展不会等,全球市场的竞争也不会等,美国要是一直陷在自己的思维里,只会越来越被动。 现在外界都在盯着接下来的经贸会谈。要是这次还谈不拢,那“韩国会晤”大概率就要泡汤了。就算谈拢了,想靠一次会晤就弥补之前错过的窗口期,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 说到底,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有诚意的人的。美国这次没抓住,只能怪自己没拿出应有的态度和行动。后面再想找这么好的机会,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糖心萌喵

糖心萌喵

糖心萌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