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快要扛不住了!!! 每天损失200多万欧?? 这哪是200多万欧?是每天

扬扬妈妈 2025-10-28 05:21:05

荷兰快要扛不住了!!! 每天损失200多万欧?? 这哪是200多万欧?是每天230万欧元实打实的“烧钱”!而且烧的不是政府国库,是整个欧洲汽车产业链的命根子,源头全在荷兰自己瞎折腾的一个决定里。 事儿得从安世半导体说起,这公司出身荷兰,最早是飞利浦的半导体部门,一年能卖上千亿颗芯片,一辆汽车平均要装300多颗它的货,博世、大陆集团全是它的大客户。2020年被中国闻泰科技花252亿人民币全资买下后,就形成了“欧洲造晶圆、中国封测”的分工——德国汉堡的半成品运到东莞加工,再发回欧洲供车企使用,这套流程跑了五年没出任何岔子。 今年9月美国更新管制规则,把闻泰控股的子公司也划进限制名单,荷兰第二天就跳出来跟风。他们搬出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直接冻结了安世全球30多个实体的资产,暂停中国籍CEO职务,甚至把闻泰的股份都托管了,理由喊得特响亮:“保障欧洲供应链安全”。可他们压根没算过,这一冻等于直接砍断了产业链的腰。 鹿特丹港口先乱了套。以前每天上百万颗芯片从这儿流转,现在半成品堆得像山,既发不到东莞封测,也没法给车企供货,仓储费一天就得几十万欧元。更要命的是合同罚款,安世和大众签的供货协议里写得明明白白,延误一天赔总价的0.3%,光这一项每天就砸进去近百万欧元。算下来17天冻结期,荷兰这边的损失直接超4000万欧元,还没算上丢订单的隐性成本。 欧洲车企快被逼疯了。10月1号大众就派人去海牙求情,想先把库存提走,结果荷兰经济部甩了句“产能大头在中国,补不上”。大众没办法,只能把生产线负荷从满产砍到八成,慕尼黑工厂每天少造几百辆车。到10月7号,博世的传感器库存只够撑一周,内部紧急找替代方案,可光测试新芯片就得四周,根本来不及。16家车企被逼得联名写信,直言再不解禁就要裁几万人。 中国这边也没惯着。10月4号直接出台出口管制,禁止安世中国子公司出口功率MOSFET和二极管这些关键元器件。这招太狠了——东莞工厂承担了安世70%的封测任务,欧洲的晶圆没有中国的封测,就是一堆没用的硅片。荷兰经济大臣嘴硬说能找印度替代,可业内都清楚,转移封测产能至少要半年,还得砸几十亿欧元,根本是缓不救急。没过几天,英国曼彻斯特的工厂就有设备闲置了,因为备件全靠中国供应。 这里必须点透三个门道。第一个是跨国产业链锁死效应,安世这种“欧洲设计、中国制造、全球销售”的模式,早把各国产能绑成了共同体,荷兰想靠行政命令拆解开,纯属自断手脚。第二个是出口管制的贸易反噬,荷兰以为冻结资产能拿捏中国企业,却忘了自己的车企更依赖芯片供应,最后罚的是自己人的钱、丢的是自己人的工作。第三个是地缘政治的成本转嫁,美国6月就私下施压荷兰换CEO,却从不提怎么弥补欧洲车企的损失,摆明了让盟友当“挡箭牌”。 你见过用冷战法律管现代企业的吗?荷兰搬出的《商品供应法》本是应对战争时期物资短缺的,现在用来对付正常商业合作,连本国议员都在议会质问:“为啥没提前算经济账?” 更讽刺的是,ASML刚在财报里说中国大陆是最大市场,2024年营收占比36.1%,转头荷兰政府就给中资企业下狠手,简直是一边求着中国市场,一边砸自己的饭碗。 要是你是大众老板,会不会逼着荷兰松绑?换作任何企业,都受不了这种“无妄之灾”——芯片明明能造,却卡在物流里烂掉;工人明明能开工,却要被迫停工待业。荷兰经济部10月19号终于松口,说要和中国官员谈谈,可嘴上还硬撑着“不是针对中国”,这种自欺欺人的话,谁会信? 荷兰的“扛不住”,本质是政治干预经济的必然结果。全球化早把芯片产业的每颗螺丝钉都拧在了一起,美国想靠“脱钩”遏制发展,荷兰盲目跟风,最后买单的却是欧洲的车企、工人和纳税人。美国不会帮荷兰补这每天230万的窟窿,更不会管欧洲车企的死活,这账荷兰早该算清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579

评论列表

沙门岛

沙门岛

3
2025-10-28 11:21

不是闻泰科技在亏钱嘛?你咋说荷兰亏了,荷兰不就亏点税吗?不懂,求教。

雨夜星空 回复 10-28 13:41
[抠鼻]荷兰政府强制接管了,那合同损失和赔偿就由荷兰政府支付

沙门岛 回复 雨夜星空 10-28 13:49
有这回事吗?不是第三方取得经营权,拿闻泰科技的钱在玩吗?和荷兰政府有什么关系?闻泰科技现在只剩下经济利益权,输赢都算。

扬扬妈妈

扬扬妈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