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赫鲁晓夫儿子被判枪决,他为救儿子竟两次向斯大林下跪,尊严尽失,但最终

史叔温情 2025-10-28 04:26:08

1943年,赫鲁晓夫儿子被判枪决,他为救儿子竟两次向斯大林下跪,尊严尽失,但最终儿子依旧被枪毙,赫鲁晓夫悲痛欲绝,他下定决心要报复斯大林! 1943年是苏联卫国战争最艰难的阶段,前线不断有人牺牲,普通士兵如此,高级干部的子女也不例外。赫鲁晓夫的儿子列昂尼德就是在这一年“消失”的,他是空军飞行员,多次执行高危任务,有人说,他在一次战斗中被击落,生死不明。 但关于他的死亡,有另一种更残酷的说法流传至今。 有人说列昂尼德在战争中行为有失军纪,不止一次违反命令,还曾犯下重大过错,甚至是向敌人妥协投降。之后他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得知消息后,赫鲁晓夫整个人几乎崩溃。 那时候的赫鲁晓夫虽然是地方领导,但还远不是后来那个权力顶峰的人。他找到了斯大林,希望挽救儿子的性命。 第一次见面,赫鲁晓夫试图用理说,用情说,说自己的儿子是个热血青年,只是一时鲁莽;说他愿意以自己的地位担保;说国家需要年轻的飞行员。但斯大林一句话也没有松口,只静静看着他,赫鲁晓夫的声音越说越低,心里也越来越绝望。 当赫鲁晓夫意识到斯大林毫无松动迹象时,他整个人跪了下去。他不再谈政治,不再谈责任,而是一个父亲,只求一个孩子的命,那种屈辱不是给别人看的,是烙在心里的。 后来据说还有第二次,他依旧跪了,但结局没有改变。斯大林没有同意,最终列昂尼德被执行了枪决。 有人说,正是从那之后,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态度变了。他开始意识到,斯大林的铁腕不只是针对政治敌人,连普通人的命,他也可以像一张纸一样随时揉碎。战争结束后,赫鲁晓夫一步步升上权力顶层,直到斯大林去世后,他开始公开批评斯大林。 很多人说,那不仅是政治路线的斗争,更是一个父亲迟到多年的“复仇”。 但我想说“复仇”这个词太简单了,赫鲁晓夫那个时刻,更多的是把自己压抑多年的痛、愤怒和愧疚,全都掘开。他恨斯大林固然是真的,但他也恨自己当年无能,为了活、为了升、为了顺从,他忍下了儿子之死。他站在大会台上喊出的每一句,都像是喊给自己听的。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亲手掀翻了斯大林的神坛”。但在我看来,他只是一个父亲,用多年之后的权力,为那个无法再伸手的儿子说了一句:“我当年不敢说的话,现在说。” 所以说,历史从来不是冷冰冰的年代表,里面有哭声、有跪姿、有无力挣扎,也有迟来得让人心酸的反抗。 信息来源: 人民网丨赫鲁晓夫为何揭批斯大林个人崇拜:为赫氏儿子报仇 文丨小王 编辑丨史叔

0 阅读:9
史叔温情

史叔温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