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森特出来讲话了,中美达成的部分协议被美国曝光!10月26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总统在11月1日威胁要征收100%的关税,给了我很大的谈判筹码——我相信我们已经达成了一个非常实质性的框架,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并允许我们与中国讨论许多其他事情。所以我认为我们已经避免了这种情况。 咱们先把来龙去脉捋清楚,省得大家看糊涂,美方一开始又拿关税吓唬人,特朗普放话说11月1号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的关税,说白了就是想拿这个当筹码,逼着咱们在谈判桌上让步。 贝森特自己也承认了,这个威胁给了他所谓的“谈判筹码”,这话听着挺气人,但也暴露了美方的心思——就是想靠施压占便宜。 但咱们中国从来不吃这一套,这次谈判是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带队去的吉隆坡,跟贝森特他们谈了两天,咱们的态度很明确:谈可以,但必须平等,得相互尊重,不能搞胁迫那一套。 何立峰早就说了,中美经贸关系本来就是互利共赢的,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真要打贸易战,他们美国自己也扛不住。 你看之前美股好几次因为贸易摩擦大跌,就知道他们所谓的“关税威胁”其实是双刃剑,伤咱们也伤他们自己。 结果还不是得坐下来好好谈,而且谈出了实际成果。 贝森特说达成了“非常实质性的框架”,咱们官方也说了,双方就好几个关键问题达成了基本共识,这其实是一回事,就是双方都认可这个结果。 具体谈成了啥?说出来大家都能明白,比如美国之前嚷嚷着要加的100%关税彻底黄了,贝森特自己都承认“不再考虑”了,这就是最直接的成果。 还有稀土的问题,之前咱们搞出口管制,美方急得跳脚,现在双方谈妥了,这威胁自然就没了。 另外还有几个实在的事儿,比如美国对咱们造船业和海事物流的特殊关税措施,这次也谈出了解决办法;双方互相免的那些关税,暂停期也能延长了,这对两国的商家和老百姓都好,起码物价不会因为关税涨得太离谱。 还有芬太尼的问题,不只是关税,连执法合作都达成了共识,这说明不只是谈生意,还在解决实际的跨境问题。 农产品方面也有进展,咱们可能会多买些美国的大豆之类的,他们也能赚点钱,这不就是互利共赢嘛。 别听美方说什么“关税是筹码”,真要论底气,咱们可不比他们差,这次谈判前,美方态度挺强硬的,这是明摆着的,但咱们中方维护自身利益的立场更坚定。 商务部的人也说了,讨论过程很紧张,但咱们就是寸步不让该争取的利益,最后能达成共识,是因为双方都看清了现实——打没有好处,只有谈才能解决问题。 贝森特自己之前也说过,那么高的关税根本“不可持续”,这话算是说了句实话。 现在这个框架是搭起来了,但不是说事儿就完了,接下来双方还得把细节敲定,各自走国内的批准程序,毕竟这么大的事儿不能马虎。 而且再过几天APEC会议就要开了,中美元首可能还会见面,到时候说不定能把这事推进得更快。 这成果来得不容易,是谈了好几轮才成的,从5月到现在,这已经是第五次面对面磋商了,中间的博弈可想而知。 说到底,这事儿最关键的还是证明了一点:中美之间再大的分歧,只要坐下来平等对话,就有解决的可能。美方那些威胁恐吓的手段,根本不管用,咱们中国一直抱着合作的态度,但绝不妥协,这才有了现在的结果。 对咱们老百姓来说,这也是个好消息,贸易稳定了,物价能稳点,做生意的人也能更安心,整个经济环境都会好一些。 所以别被美方那些“筹码”的说辞带偏了,这不是他们施压的胜利,是双方都认清现实后的理性选择。接下来就看双方能不能好好落实,别出什么岔子。 毕竟合则两利的道理,谁都懂,就看能不能实实在在做到位。 参考资料: 环球网《围绕多项重要经贸问题,双方进行“建设性的”探讨,中美吉隆坡磋商达成基本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