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要求保障乌军能够安全投降。当地时间10月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次视察前线指挥所,普京强调,只要乌军人员放下武器投降,俄军必须为乌军士兵投降提供一切必要的条件,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防止其他乌军从后面开枪以及使用无人机追杀。 此次普京的前线之行,正值战局关键阶段。根据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向其汇报的战报,俄军已在哈尔科夫州包围库皮扬斯克市,控制了奥斯科尔河渡口,同时封锁了当地的乌军部队; 在沃尔昌斯克南部,俄军 “北部” 军事集群推进顺利,已解放该市 70% 以上的区域,红利曼方向的扬波尔镇也即将完成解放工作。正是在这样的战场态势下,普京特意将保障乌军投降安全提上议程。 在会议现场,普京面对在场的俄军各军事集群司令强调,只要乌军人员主动放下武器,俄军就必须提供一切必要条件确保其安全。 他着重指出,此举首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减少无谓伤亡,同时也要防范两种危险情况 —— 防止其他乌军人员从后方开枪射击投降者,以及避免投降士兵遭到无人机追杀。熟悉普京行事风格的人都知道,他向来注重军事行动中的原则性,此次指令也延续了其对战场规则的重视。 事实上,俄军在对待投降敌军方面早有传统。此前在多个战场区域,就曾出现过俄军接收乌军投降的案例,投降士兵会被及时转移至后方安全区域,获得基本的饮食和医疗保障。 但随着冲突持续,战场环境愈发复杂,出现过投降士兵遭己方人员袭击的情况,无人机的广泛使用也让投降过程增添了新的风险,这或许正是普京此次专门强调的重要原因。 这一指令出台的同时,国际上关于俄乌冲突的和平呼声也从未停止。此前罗马教皇方济各就曾在采访中提到,乌克兰应有 “举起白旗的勇气”,通过谈判结束冲突,尽管这番言论引发乌方不满,梵蒂冈随后解释其意为呼吁停战谈判,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国际社会对减少伤亡、推动局势缓和的期待。而普京此次关于保障投降安全的指令,被不少分析人士视为回应这种期待的具体举措。 从战场实际来看,这一指令的落地需要俄军付出细致努力。俄军指挥官需重新部署兵力,在可能出现投降的区域划定安全地带,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接收,同时还要做好应对无人机和后方袭击的防御准备。有前线俄军士兵透露,他们已收到相关部署通知,接下来会配备更多非致命性装备,用于识别和保护投降人员。 对于乌军而言,这一消息带来了复杂影响。部分处于包围态势的乌军士兵,可能会因此考虑放下武器;但乌方此前多次明确表示不会作出领土让步,乌国防部前副部长马利亚尔等官员更是对类似 “投降” 的言论持强烈反对态度,认为这会加剧矛盾。目前乌军方面尚未对普京的这一指令作出公开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普京在此次视察中还提及战略核力量演练,强调俄罗斯核盾牌的可靠性,但保障乌军投降安全的指令显然更聚焦于当前战场的实际人道主义需求。随着指令的逐步落实,预计前线投降接收流程会更加规范,这或许能为紧张的战局带来一丝缓和的契机。 如今,俄军在多个方向的推进仍在继续,普京的指令已传达到各作战单元。如何在保持战场优势的同时落实好投降保障措施,成为俄军接下来需要应对的重要课题,而这一指令最终会对战场态势产生怎样的影响,也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