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不再选择心善!”10月25日凌晨,俄军对乌克兰全境的轰炸,一个重大特点就是

物规硬核 2025-10-27 11:52:22

“普京不再选择心善!”10月25日凌晨,俄军对乌克兰全境的轰炸,一个重大特点就是,俄军动用了新式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据称是伊斯坎德尔-1000弹道导弹,轰炸了乌克兰基辅市,其中,基辅无线电厂、基辅6号热电厂爆炸和燃烧最为猛烈,基本被俄军导弹彻底炸毁了。   说起“伊斯坎德尔”导弹,它可不是什么新面孔,在俄乌战场上一直是俄军手里的王牌,它打得准,很难被拦截,这次用的“伊斯坎德尔-1000”,听名字就知道,很可能是在原有基础上做了升级,弹头更重,估计能到1000公斤级别,制导系统大概也更聪明了。   俄军为啥挑这两个地方打?用意挺明显的,无线电厂跟军事通讯、电子设备研发脱不开关系,而热电厂则是基辅能源供应的命脉之一。   这么一炸,既想打击乌军的指挥能力,又想掐断老百姓的电,尤其是在冬天快来了的时候,这招儿能给乌克兰社会带来更大的压力。   其实,这波猛烈空袭不是突然心血来潮,最近几个月,俄军明显加大了打击乌克兰后方设施的力度,从军工厂到电站,都成了目标。   这背后,可能有两个算盘,一是抵消乌军在用无人机和敌后偷袭方面取得的成果,二是提前应对西方可能援助的F-16战机等新威胁。   在这个时候把新式武器亮出来,很可能说明俄军想靠技术优势来打破战场上的僵持局面。   毕竟,之前乌克兰靠无人机等战术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俄军现在想用“精准打击”加上“大规模破坏”的组合拳,来掌握主动权。   空袭发生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又紧急向西方喊话,催他们快点提供防空系统,比如美国的“爱国者”和欧盟的IRIS-T。   但问题是,西方的援助老是雷声大雨点小,内部政治扯皮不断,比如美国国会就在为援助资金没完没了地吵架。   另一边,俄罗斯也通过这次行动秀了一把肌肉,尽管被西方严厉制裁,它的军工体系还是能推出升级版武器。   不过,军事专家们也提醒,光靠一两件新武器,很难立刻赢得整场战争,长期的消耗对双方都是巨大的考验。   俄军这次拿出伊斯坎德尔-1000,表面上是一次技术秀,但往深里看,反映的其实是现代战争越来越复杂的逻辑。   你会发现,现在的仗越来越喜欢“精准打击”和“基础设施消耗”一起用,炸电厂、炸工厂,既是军事行动,也是心理战和社会战,目的是让对手从内部感到压力。   但这招是一把双刃剑,很可能反而让乌克兰人更团结,抵抗意志更强。   新武器上场,多少带点“测试”的意思,俄军肯定想看看这新导弹到底有多厉害,能不能突破乌克兰的防空网。   不过,战争告诉我们,武器升级很容易陷入“你追我赶”的循环,你造更厉害的矛,我就造更坚固的盾,最后成本越来越高,仗却可能还是僵在那里。   说到底,战争的胜负,从来不是光靠武器决定的,乌克兰能扛到今天,靠的是全国上下的韧性,以及外部的支援,俄罗斯能撑下去,靠的是它的家底和动员能力。   在无人机、AI战争都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导弹依然重要,但长期来看,拼的还是综合实力和战略智慧。   未来,俄乌战场可能还会成为更多新武器的试验场,但真正能带来和平的,终究不是更先进的导弹,而是谈判桌上的政治解决。   技术能改变打仗的方式,但人类冲突的根源,最终还是落在利益与共存这个古老命题上。

0 阅读:40

猜你喜欢

物规硬核

物规硬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