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将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说得是一无是处,甚至要求中方

物规硬核 2025-10-27 11:52:22

前些日子,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将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说得是一无是处,甚至要求中方换人,然而,在这一次中美吉隆坡磋商中,李成钢居然又稳稳坐在谈判席上。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贝森特这回不仅没再提“换人”的事,反而闭口不谈之前的指责,还夸起谈判“有建设性”。   谈判桌上,你越退让,对方越觉得你好欺负,可要是该硬气的时候敢硬气,反而能赢得尊重,就拿这次来说,中国可不是光动动嘴皮子。   新出台的《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直接卡住了五种关键稀土元素的出口,半导体领域更得经过严格审查,美国那些高科技产业瞬间就慌了神。   更绝的是,肯尼亚把美元债务换成了人民币,全球铁矿石巨头也开始用人民币结算,这波操作直接动摇了美元的老地位。   美国那边也不太平,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之前搞了个“50%规则”,结果内部争议太大,直接缺席了谈判。   贝森特和格里尔临时凑了个班子,这背后透露出特朗普政府的“鹰派”路线已经碰了钉子,务实派开始抬头。   当美方提出“取消稀土管控、恢复大豆采购”这些老套路时,中方直接亮出底线:“先取消单边关税,再谈平等对话”,这招直接改写了过去“美方提要求、中方被动接招”的旧剧本。   其实这事儿压根儿不是简单的谈判输赢,而是新兴经济体对旧霸权的突围战,中国这些年在稀土、人民币这些领域早就布好了局,不是临时起意,而是长期规划。   美国想靠关税施压、拉盟友围堵,可内部协调都搞不定,产业痛点还暴露无遗,最后只能自己吃苦头,历史早就告诉我们,搞单边主义最后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真正的国际交往,得是平等对话、互利共赢。   中国这次用“底线思维+灵活策略”赢得尊重,不是靠运气,而是靠战略智慧,该硬的时候不怂,该合作的时候大气,这才是新时代大国博弈的硬道理。   这场谈判,你看的是两国过招,我看的是大国崛起的深层逻辑,不是靠谁嗓门大,而是靠谁更有底气、更有章法。

0 阅读:0
物规硬核

物规硬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