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纽约时报》发文表示,国外贸企业不是故意要“逃离”美国,实在是

探修説 2025-10-27 10:38:38

10月23日,《纽约时报》发文表示,国外贸企业不是故意要 “逃离” 美国,实在是这市场早就没法满足做生意的基本需求了,上半年中美贸易额同比跌 10.4% 就是最实在的证明,就算特朗普真把关税全取消,估计也没人愿意再把宝全押在美国身上。 做生意的都懂,企业图的就是个安稳 —— 订单得稳当,钱要能按时拿,货运得顺畅,可现在美国市场把这三样全给搅黄了。 订单这事儿,美国今年上半年零售销售同比跌了 2.3%,沃尔玛、塔吉特这些大零售商都在疯狂砍进口订单,不是他们不想卖,是老百姓钱袋子紧,连日常用品都得省着买,零售商哪敢多进货? 之前做美国单,哪怕有关税,靠量大还能赚点,现在倒好,订单直接砍半,有的外贸老板吐槽,旺季都快成 “淡季” 了,这种忽上忽下的订单谁扛得住? 更闹心的是付款问题。以前做美国客户,账期还算规矩,现在倒好,不少客户直接要求把账期延长 3 个月,对靠现金流周转的中小外贸企业来说,这比加关税还难受。 本来利润就薄,钱压在外面收不回来,原材料、工人工资都得花钱,搞不好就得资金链断裂,这种 “不靠谱” 的付款方式,谁还敢轻易接单子? 物流就更别提了,简直是 “省心” 的反义词。 洛杉矶港动不动就罢工,今年早些时候美国邮政罢工,直接导致全美 50 个州的物流枢纽瘫痪,中国跨境包裹日均积压超 130 万件,以前 5-7 天能到的货,现在拖到十几天都未必能清关。 更要命的是清关人手还短缺,以前一天多就能过的关,现在得等 3-5 天,货物堆在港口每天都要产生费用,要是赶上热销品,等清完关早就断货了,这损失谁来赔? 这还不算完,美国还动不动搞芯片管制这类非关税壁垒,今天说这个不能卖,明天说那个要受限,企业好不容易谈成的单子,说不定哪天就因为政策变了黄了,这种看不见的风险比明面上的成本更让人头疼。 既然美国市场靠不住,企业自然要找更靠谱的出路。 你看前三季度中国对东盟出口涨了 18%,印尼直接给零关税优惠,拿货成本一下就降了; 跨境电商出口上半年涨 25%,大多都流向了东南亚,那边老百姓需求旺,政策也友好;新能源汽车出口更猛,涨了 58%,毕竟全球都在搞碳中和,这赛道的订单稳得很。 这些地方不光订单涨得快,付款及时,物流也顺畅,东南亚的港口很少罢工,清关效率比美国高多了,正好戳中了企业的痛点。 说白了,中国外贸企业不是 “逃离”,是用脚投票选了个踏实的赛道。 做生意讲究个双向奔赴,美国市场要是连稳定订单、靠谱付款、省心物流这些基本盘都保不住,还总搞些额外的政策风险,那企业自然会转向更有潜力的地方。 毕竟企业要活下去、要发展,总不能在一棵长不出果子的树上吊死吧?

0 阅读:74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