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的C909,在越南飞了半年,租期一到,人家没续。飞机就这么飞回来了。很多人

凡之谈世界 2025-10-27 01:36:15

咱家的 C909,在越南飞了半年,租期一到,人家没续。飞机就这么飞回来了。很多人第一反应肯定是:完了,是不是飞机不行?被 “退货” 了?恰恰相反。这半年,飞机在越南最热门的旅游航线上天天飞,连外媒都承认,没出过任何技术和操作上的问题,那为啥不续租了? 真不是飞机掉链子,要是机器不行,哪能在旅游旺季的黄金航线上连轴转半年,早出岔子被外媒揪住不放了。核心问题压根不在飞机本身,全是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搅在一起,让越南航司算了笔账之后,觉得续租期划不来。 一开始越南航司选的是那种 “全包” 的合作方式,不光要飞机,还得咱们派飞行员、维修队,连后勤都得跟着过去。这种方式刚开始确实省心,啥都不用自己管,飞机就能正常飞。 但架不住时间一长,成本就露馅了 —— 光咱们这一整套人马的开支,每个月都是笔不小的数目。 航司是做生意的,不是搞慈善,短期试运营图个方便还行,长期要赚钱,就得盯着账本过日子,这种 “大包大揽” 的模式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而且航空这行当,不是有飞机能飞就行,背后的规矩和保障体系太关键了。C909 是新机型,在海外的航材供应体系还在慢慢搭。 虽然这次在越南没出故障,但航司得提前琢磨:万一以后需要换个零件,能不能及时送到?当地的维修厂能不能熟练摆弄这机型?这些隐性的麻烦,比看得见的故障更让人犯嘀咕。 之前这飞机刚要去越南的时候,就因为当地的监管流程问题推迟过抵越时间,这些细节都是航司做决定时绕不开的坎。 航司自己的小算盘也得打。他们要的是能长期融入自己运营体系的飞机,不是单纯能起飞降落的机器。支线航空拼的就是成本控制,C909 本身的座公里成本其实比干线飞机低不少,但被 “全包” 的服务成本一冲抵,优势就没了。 他们肯定在盘算,与其一直花高价用别人的团队,不如换种更灵活的方式,比如自己培养飞行员、搞维修,虽然前期麻烦点,但长期能把成本压下来。这不是嫌弃飞机不好,是自家的运营战略跟眼下的合作模式对不上茬。 其实这事儿反过来想,反倒是个好事。以前咱们的飞机出海,总担心技术不被认可,现在半年实打实的运营证明机器没问题,剩下的就是磨合玩法了。 中国商飞也没闲着,已经在琢磨在东南亚建维修中心,还跟当地航校合作培训飞行员,就是想把服务和保障的本地化做起来。等这些配套跟上来,航材能及时供,维修能就地解决,航司自然愿意长期用。 所以说这哪是 “退货”,分明是国产飞机出海必经的磨合。成熟市场的航司都精得很,他们考虑的是全链条的适配性,不是单看飞机好不好。 C909 能在越南的热门航线站稳脚跟,已经说明硬实力过关了,现在差的就是把商业模式、保障体系这些 “软配套” 跟当地的规矩、航司的需求对上。这飞机飞回来也没闲着,接着在国内跑新疆的短途航线,照样派上用场。 说白了,新兴机型闯市场,就跟新人入职一样,技术过硬是基础,但得慢慢适应公司的流程和节奏。 这次越南不续租,不是咱的飞机不行,是双方的 “合作节奏” 还没踩对。等后续的配套和模式调整到位,再出去的时候,肯定能跑得更稳当。 参考资料:腾讯新闻 《大飞机面临挑战:开始接收波音后,越捷航空拒绝续租商飞C909》

0 阅读:2
凡之谈世界

凡之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