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乌克兰和俄罗斯同时宣布了 2025年10月25日,乌克兰国家紧急情况服务局通报称,俄罗斯军队当天使用弹道导弹对首都基辅市发动袭击,造成人员伤亡和多处建筑受损;据基辅市军政管理部门最新消息,此次袭击已导致1人死亡、10人受伤。 与此同时,俄罗斯国防部则通报称,自25日凌晨起,其防空系统在罗斯托夫州、伏尔加格勒州、莫斯科州、列宁格勒州等多地共计拦截和击落了121架乌克兰固定翼无人机。 两边的战报各说各话,却都透着战场的焦灼,基辅在数废墟里的伤亡,莫斯科在算天上击落的无人机,没人提普通人的恐惧。 乌军防线早因消耗变得稀疏,巴赫穆特方向每公里仅部署12名士兵,不到俄军进攻密度的三分之一,防线间隙最大能到2公里,无人机成了填补空缺的关键,却也成了高频损耗品。 俄军的弹道导弹成了防空系统的噩梦,升级后的“伊斯坎德尔-M”让“爱国者”拦截率跌到6%,10月16日甚至出现过26枚导弹全命中的零拦截纪录,这次基辅遇袭,大概率又是防空系统的无力时刻。 战场从不是单点交锋。24日红军城巷战正酣,俄军12万兵力对着乌军4万人猛攻,日均投射100枚制导炸弹,乌军虽击退37次进攻,却躲不过温压弹的轰击。 西方援助在加码却远水难救近火,英国半年给了8.5万架无人机,法国承诺明年初交“幻影-2000”战机,美国刚制裁俄两大石油公司,可炮弹不会立刻从天而降。 普京警告用“战斧”就报复,泽连斯基为武器和美国交涉无果。普通人只懂:基辅居民楼在塌,莫斯科公寓被无人机撞炸,冬天的断电预警又来了。 这场打了1340天的战争,早成了资源消耗场。战报越详细,越衬得和平两个字沉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