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出息 毛主席小的时候,毛主席的母亲非常信神,每当母亲生病时,

黎黎说过去历史 2025-10-25 08:52:47

大有出息 毛主席小的时候,毛主席的母亲非常信神,每当母亲生病时,毛主席就去求神拜佛,毛主席曾为母亲治病去南岳山“朝拜香”,手拿小凳,背上干粮,走十来步就要跪下去一次,嘴里还要唱“南岳圣帝,阿弥陀佛……” 毛主席的父亲不信神,毛主席还和母亲商量过,如何劝父亲也信起来。后来,毛主席读的书多了,特别是读了一些宣传新思想的书以后,毛主席对神渐渐开始怀疑了,这时部山冲出现一个“维新派”的教员李漱清,反对封建迷信,打菩萨,办学堂,动员大家用庙产兴学,以便传播科学知识。乡里不少人都反对他。毛主席却很钦慕他,赞同他的意见,并常常向他请教。到这时候,毛主席已经不信神了。 毛主席少年时候,差不多每天清晨都要先放一阵牛,农闲时常常整天放牛。附近人家放牛的孩子都愿意跟着他一起放牛。毛主席待人和气周到,知书识字,能讲故事,胆子又大,于是自然成了孩子们的中心,成了“牛司令”。 毛主席把放牛的孩子们分成两班,一班负责放牛,另一班到山上采野果子,每天轮流换班地工作。野果子采回来,他按人数公平分配,每人一份,有时还把剩余的野果子用草绳拴起来,吊在树上,谁能跳起来抓住就归谁,毛主席还把自己的那一份拿出来奖给跳得最高的孩子。这样组织起来,分工负责,大家玩得高兴,牛也放得更好。 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身材高大,晚年须有胡子,为人精明,治家谨严,对孩子们很严厉。他因是生气,有时就打两个大一些的儿子。毛主席站着不动,挨了打也不哭。那时父亲还经常骂他“不孝”,毛主席就据理力争:“经书上说的是‘父慈子孝’,可见‘父慈’在先,‘子孝’在后,就是说,必‘父慈’而后‘子孝’,哪有父不慈而子能孝的呢?”说得父亲无言以对。 争来争去,毛主席和父亲的关系反而渐渐改善了。原来,毛顺生早年曾打输了一场官司,只因对方引了几句古书。所以他让儿子读书,也希望儿子将来与人诉讼时,能引经据典,驳倒对方,能帮助他打赢官司。渐渐地,父亲看出了,毛主席求学很有成绩,也许是一个大有出息的儿子。

0 阅读:17

猜你喜欢

黎黎说过去历史

黎黎说过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