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所有国人失望了,原本以为荷兰经济大臣和我们通完电话,能有所收敛好好处理荷兰安世半导体的事情,没想到他们却变本加厉了。 就在中荷相关部门通话后不久,荷兰政府迅速联合法院,以“国家安全”为由,暂停闻泰科技创始人张学政的职务,并将安世半导体99%的股权交由第三方托管,仅留1股象征性持有。这不是审查,是赤裸裸的接管。更令人愤慨的是,他们一边声称“寻求解决方案”,一边单方面撤换中国区高管、切断系统权限,步步紧逼,毫无谈判诚意。 这背后是谁在操控?明眼人都心知肚明。法庭文件早已曝光,早在今年6月,美国就向荷兰施压,要求更换安世CEO,否则将把公司列入实体清单。而荷兰的行动节奏,几乎与美方指令完全同步。所谓“独立审查”,不过是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操弄。 他们口口声声“防止技术外流”,却拿不出任何证据。面对“是否受美国影响”的追问,只用“时机巧合”搪塞,这种说辞,连基本逻辑都说不通。有网友讽刺:“照这个逻辑,我考试作弊被抓,也可以说‘只是刚好写了正确答案’?” 但安世半导体不是普通企业。它是全球前三的功率半导体巨头,车规级芯片广泛应用于特斯拉、博世、大众等主流车型。如今荷兰一纸禁令,不仅打乱了全球供应链,更是在“自断经脉”。 关键在于,安世70%的封装产能在中国东莞,欧洲生产的裸晶必须运到中国才能完成最终封装。荷兰冻结资产,等于亲手掐断自己的供应链命脉。一位业内人士直言:“这就像自己拆了加油站,还指望车能开得动。” 中方的反制迅速而有力。商务部立即对部分关键元器件实施出口管制,并将重稀土纳入配额管理。ASML光刻机的核心部件依赖中国稀土,消息一出,股价应声暴跌8.3%。荷兰终于体会到“疼”是什么感觉。 更让人振奋的是安世中国的应对。被切断系统后,他们迅速切换至国产供应链:晶圆由中芯国际代工,EDA软件换用国产平台,测试设备也完成本土替代。短短数周,国内产线恢复满产,订单交付率超95%,展现出惊人的韧性。 反观欧洲,车企率先“崩盘”。大众、宝马因芯片断供被迫停产,单日损失超1亿欧元。若断供持续三个月,整个行业损失或将突破200亿欧元,10万个岗位面临风险。德国工业界已公开施压,宝马甚至放话:“如果供应链不稳,我们就搬厂。” “以前总觉得欧洲讲规则、守契约,现在看,规则也是有选择性的。”一位网友感慨。的确,这起事件暴露了一个残酷现实:在大国博弈中,所谓“法治”和“市场原则”,往往只服务于强权利益。 中方始终主张通过对话解决问题,但也明确表态:不会坐视核心企业被强行夺走。闻泰科技已提起国际仲裁,并在WTO提交美方施压证据,用法律武器捍卫正当权益。 更值得期待的是,国产半导体的突破正在加速。中芯国际12英寸车规级晶圆产能持续释放,“玉衡”光谱芯片成功商用,国产EDA工具在关键环节取得进展。封锁越狠,自主创新就越强。 荷兰此举,看似在讨好美国,实则是在自毁信誉。今天能对中企下手,明天是否也会对其他外资企业如法炮制?以后谁还敢放心在欧洲投资? 全球化时代,任何试图用政治手段掠夺企业控制权的行为,终将反噬自身。我们不主动挑事,但绝不怕事。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