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王盛荣从敌人刀下救下毛主席,18年后却因贪污被判死刑,毛主席知道后,当即表示:“我相信王盛荣不是这种人!” 2006 年武汉的一家医院病房里。 百岁的王盛荣坐在轮椅上,手里攥着张报纸。 目光久久停在 “国家建设进展” 的版面上,呼吸有些轻。 护士进来换药水时,他还轻声问 “工厂产能提了吗”。 这位老人的一生,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革命往事。 1932 年冬天,赣南山区的浓雾裹着寒意。 时任共青团干部的王盛荣,带着一个排的战士赶路。 奉命去毛主席考察驻地,山路崎岖,手电筒光微弱。 快到驻地时,枪声突然响起,他心里一紧:“不好!” 下令加快步伐,穿过浓雾,果然见民团包围了住所。 王盛荣没多想,带队从侧翼猛冲进去。 看到因患病无法行走的毛主席,他立刻蹲下身。 “主席,我背您走!” 说着就把毛主席稳稳背上肩。 子弹擦着耳边飞,他死死护住背上的人,往瑞金方向跑。 这段经历,他后来从没跟人提过,只藏在心里。 1948 年东北的医院里,王盛荣盯着自己的左腿。 因警卫擦枪走火,子弹击中左脚,感染后只能截肢。 妻子掉泪时,他却笑着说:“比牺牲的战友,我算幸运的。” 第二天,他就开始练习拄拐,汗浸湿了病号服也不停。 “以后还得去前线,不能连路都走不了。” 他对自己说。 1957 年武汉东湖宾馆的会客厅里。 毛主席拿着干部名单,手指突然停在 “王盛荣” 三个字上。 “这位同志现在在哪任职?” 主席的声音打破安静。 省委领导急忙查档案,才知他是中南建管局副处长,已在基层五年。 当主席说起 1932 年的往事,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1957 年底,湖北省冶金工业厅的办公室里。 刚上任厅长的王盛荣,第一时间就去了下属工厂。 拄着拐杖走进车间,蹲在机器旁问工人 “操作顺不顺”。 有人劝他 “您坐着指挥就行”,他摇头:“得看实地情况。” 办公桌上的文件堆得满,他每天都要批到深夜。 1980 年武汉的家属院里。 退休后的王盛荣,仍保持着清晨五点起床的习惯。 拄着拐杖在院里慢慢走,脚步虽慢,却走得稳。 遇到邻居打招呼,他总笑着问 “家里孩子学习咋样”。 医护人员说,从没见他抱怨过,身上总有股韧劲。 1945 年延安的窑洞里。 王盛荣作为新四军五师代表参加中共七大。 住的窑洞简陋,晚上就着煤油灯看文件。 和其他代表讨论国家大事时,他总认真记笔记。 有人问他 “前线苦不苦”,他说 “苦,但值得”。 1990 年武汉医院的康复区里。 王盛荣因身体原因需要坐轮椅,却拒绝护工喂饭。 “我自己能行,别麻烦你们。” 他慢慢拿起勺子。 手抖得厉害,饭粒掉在桌上,他就一点点捡起来。 护士看了心疼,他却笑着说 “革命者这点难不算啥”。 2006 年临终前,王盛荣的意识已有些模糊。 儿子在他耳边说 “国家建设越来越好”,他眼睛亮了亮。 艰难地抬了抬手,像是要再握握那张看了无数遍的报纸。 最终,他安详地闭上眼,享年 100 岁。 这位老红军的一生,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前。 如今,再提起王盛荣的故事。 人们会想起他背毛主席突围的勇敢,截肢后的坚韧。 想起他任厅长时的务实,晚年对国家的牵挂。 他用一生证明,真正的革命者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这份本色,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铭记。 主要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曾在枪口下救过毛泽东的王盛荣传奇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