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取消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计划中的会面。特朗普直言,此时会面“不合适”,并认为有必要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尽管他希望制裁不会持续太久。
10 月 20 号鲁比奥和拉夫罗夫聊完,双方连句场面话都没说圆,气氛僵得能结冰。美方憋着一股火,觉得俄军在乌东打得正凶,刚控制了伊万诺夫卡这些定居点,根本没半点缓和的意思。
可俄方更不客气,直接把锅甩回去,说美国一个劲给乌克兰送武器,才把局势搞糟的。但这通电话顶多是 “最后一根稻草”,早在这之前,特朗普的 “和平算盘” 就已经碎得差不多了。
10 月 17 号他在白宫见泽连斯基,本来想逼着乌克兰 “就地停火”,各自认个 “胜利” 就算了,结果被泽连斯基当面怼了回去,两人不欢而散。
这边刚跟乌总统谈崩,那边普京的态度更硬。拉夫罗夫在通话里明说了,想谈可以,但别搞 “先停火” 那套虚的,得让俄罗斯拿整个顿巴斯,不然免谈。
一边是乌克兰死活不让步,一边是俄罗斯要实打实的地盘,特朗普夹在中间当 “和事佬”,两边都不给他面子。这种没成果的会面,他才懒得浪费时间,毕竟向来只做 “有收益” 的买卖。
更有意思的是制裁那套说辞,特朗普一边喊着 “该制裁了”,一边赶紧补一句 “希望别太久”,这矛盾劲儿藏着大猫腻。
要知道美国之前制裁俄能源可是下过狠手的,把 180 多艘油轮、数百家石油公司都列了黑名单,结果呢?国际油价蹭蹭涨,美国国内通胀本来就头疼,真把制裁搞到底,自己的能源成本先得炸锅。
就像之前制裁俄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看似狠辣,可人家早有准备,把出口转国内市场就扛过去了,反倒让美国盟友的能源账单翻了倍。特朗普心里门儿清,制裁就是摆个姿态给国内鹰派看,真动真格的,最先受不了的是美国自己。
俄方那边也没惯着他,拉夫罗夫直接提了阿拉斯加峰会的旧账,说上次就没谈出东西,现在俄方立场一点没变,想空手套白狼没门。俄罗斯副外长更直白,说有人在故意阻挠会晤。
这话明摆着指向美国内部的鹰派,鲁比奥本就对对俄缓和没兴趣,说不定早借着通话给特朗普施压了。毕竟美国政坛向来分裂,有人想靠强硬刷声望,有人怕冲突升级引火烧身,特朗普这波取消会面,说不定也是在平衡内部矛盾。
再看看战场的架势,根本没到谈和平的时候。17 号乌军刚炸了克里米亚的油库和雷达站,22 号俄军就用 “匕首” 导弹炸了乌军工的能源设施,两边一天之内能打 80 次战斗,谁都没真想停手。
特朗普又不傻,这时候凑上去谈和平,要么逼着乌克兰割地,落下骂名;要么劝不动俄罗斯,显得自己没本事。与其开个 “毫无意义的会”,不如干脆取消,还能把锅甩给 “时机不合适”。
说到底,这事儿就是特朗普的 “精明算计” 落了空。他本来想靠美俄峰会刷一波 “和平缔造者” 的声望,可没算到俄乌根本不给他搭台,国内又有鹰派扯后腿,制裁这招还不敢真用狠。
会面黄了不是因为 “不合适”,是因为他根本搞不定各方诉求。就像之前喊着 “美国优先” 却搞不定盟友一样,这次想当 “和事佬” 又没那本事,只能赶紧收场找台阶下。
要是真能谈出点成果,特朗普早恨不得敲锣打鼓宣传了,哪会在乎 “合适不合适”?说白了,这波操作就是典型的 “雷声大雨点小”,既想摆姿态,又怕担责任,最后只能用 “取消会面” 给自己找个台阶。至于俄乌和平,那得等他算清楚哪边更能捞到好处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