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老太活到127岁,但奇怪的是,她13个孩子,没一个活过18岁!晚年心愿令人动容! 2018 年夏,湖南凤凰县村口的大槐树下。 125 岁的田龙玉坐在竹椅上,手里攥着青菜。 身边围着几个孩子,她教他们辨认菜虫:“要轻轻捏,别伤了菜。” 阳光落在她花白的头发上,脸上的皱纹里满是温和。 孩子们叽叽喳喳问东问西,她都耐心一一解答。 1950 年,田龙玉 57 岁,刚失去第 13 个孩子。 孩子走时才 10 岁,因感染痢疾没能救活。 她把孩子的小衣服叠好,放进木箱最底层。 第二天一早,她照样扛起锄头去菜地。 邻居劝她歇着,她摇头:“地不种就荒了,日子得接着过。” 1921 年,田龙玉 28 岁,正怀着第三个孩子。 那时家里穷,丈夫在外打零工,她既要种地又要操持家务。 夜里缝补衣服到深夜,油灯芯挑得很细,怕费油。 有次产检,郎中说她身体弱,要多补补。 她却把仅有的鸡蛋留给丈夫,自己只喝稀粥。 1975 年,田龙玉 82 岁,丈夫已去世 12 年。 她独自住在老木屋里,屋里收拾得一尘不染。 墙角堆着她织的土布,卷得整整齐齐。 村里有人要娶媳妇,她主动送去一匹布:“做件新衣裳。” 对方要给钱,她坚决不收:“邻里之间,别客气。” 1908 年,田龙玉 15 岁,跟着父亲学种茶树。 清明前后,她背着小竹篓上山,指尖被茶刺扎出血。 父亲教她:“采茶要掐芽尖,力道轻才不伤树。” 她记在心里,采完茶回家,还帮母亲喂蚕。 那时候,她最大的心愿是家里的茶树能多收些茶。 2005 年,田龙玉 112 岁,开始念叨想去韶山。 她跟村里的老人说:“这辈子就想看看毛主席住的地方。” 家人担心她身体吃不消,劝她再等等。 她却坚持:“我身子骨好,再不去就没机会了。”后来家人拗不过,开始帮她准备出行的东西。 1988 年,田龙玉 95 岁,仍坚持自己洗衣做饭。 她用的木盆已经有些开裂,却舍不得扔。 洗衣时,她会把衣服分类,浅色深色分开洗。 做饭时,她总做些清淡的小菜,还会留些给流浪猫。 村里人说:“田奶奶比年轻人还讲究过日子。” 2007 年秋,田龙玉 114 岁,终于踏上去韶山的路。 坐火车时,她靠窗坐着,看着窗外的景色不停感叹。 到了毛主席故居,她慢慢走进去,每一件物品都仔细看。 工作人员给她讲解时,她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 离开前,她在故居前鞠了一躬,眼里满是敬意。 1999 年,田龙玉 106 岁,村里小学请她去讲故事。 她给孩子们讲年轻时种地、认字的经历,还教他们唱老歌。 有孩子问她:“奶奶,您失去孩子不难过吗?” 她摸了摸孩子的头:“难过,但日子要往前看,才对得起活着的人。”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头,把她的话记在心里。 2020 年春,田龙玉 127 岁,身体开始变差。 她还是惦记着菜地,常让村民帮她捎些菜苗的消息。 有次村民给她带了些新鲜青菜,她高兴得像个孩子。 她还把自己保存多年的老锄头交给村里的年轻人:“好好用,别浪费。” 年轻人接过锄头,眼眶都红了。 2020 年秋,田龙玉在睡梦中离世。 村民们自发赶来,帮着处理后事。 大家把她生前织的土布、用的木盆都好好收着。 出殡那天,村里的人都来送她,不少人哭了。 大家都说:“田奶奶走得安详,她这辈子太不容易了。” 如今,凤凰县的村民还常提起田龙玉。 她住过的木屋被村里保护起来,屋里还放着她的旧物。 她种过的老茶树每年春天仍能采到嫩芽,村民们会留些做纪念。 村口的大槐树下,孩子们还会听老人讲她的故事。 她的坚韧和乐观,像一股暖流,一直温暖着这个小村庄。 主要信源:(红网——一生跨越三个世纪|“湖南第一寿星”田龙玉去世,享年127岁)



yu
这老太的生命能量太强大了,把子女的能量全吸走了。故其子女都短命!这就是生命能量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