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近期,外媒在热议

菲菲的信笺 2025-10-23 15:54:10

中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近期,外媒在热议中国空军将接收20架俄罗斯伊尔-78MK-90A空中加油机一事,计划在2027到2028年交付完毕,目前俄罗斯和我们官方暂未做出回应,真实性暂不清晰。   若此事为真,就会有人好奇了,我们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加油机运油-20了,为什么还要从俄罗斯购买加油机呢?我个人有几点看法!   从装备技术角度看,伊尔-78MK-90A和咱们国产的运油-20其实是"互补搭档"而非"竞争对手"。   这款俄制加油机经过升级后,一次能输送65吨燃油,虽然比运油-20的75吨少一点,但软管加油系统用了很多年技术成熟,能适配我国空军里不少现役战机。比如像苏-30、歼-16这些机型,本身就兼容俄式加油接口,伊尔-78一来就能直接用,省去了改装调试的麻烦。   而运油-20主打硬管加油,加油速度更快,适合给大型战机补给。这样"软硬搭配",不管是哪种作战场景,都能有合适的加油机顶上,让整个空中加油体系更全面。   除了技术互补,产能和时间上的衔接也很关键。运油-20作为咱们自己刚列装不久的新型加油机,产量还在逐步提升,没办法一下子满足所有需求。   最近这些年,我国空军的任务越来越多,远海训练、远洋护航次数越来越频繁,战机飞得更远、时间更长,对加油机的需求自然就上去了。   这时候引进现成的伊尔-78,就能在国产加油机产能完全跟上之前,先把需求缺口补上,保证日常训练和战备任务不受影响。就像家里装修,定制家具还没做好时,先买套现成的过渡一下,既不耽误使用,也能让整个流程更顺畅。   而从外交和地缘合作的角度看,这件事也符合中俄之间的正常合作节奏。   中俄是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军事技术合作本来就是双方合作的重要部分。这种装备采购完全是符合国际规则的正常军贸往来,既体现了我们对俄罗斯国防工业技术的认可,也能进一步加深两国在防务领域的互信。   而且这种合作是双向互利的,俄罗斯能发挥自己在大型军机制造上的优势,我们能获得急需的装备,双方各取所需,还能为维护全球战略平衡出一份力,是典型的大国协作范例。   更关键的是,装备体系的多样化才能提高国防实力的稳定性。现代战争的场景已经变得复杂化,有时候需要几架战机长途奔袭,有时候需要几十架战机协同作战,不同的任务对加油机的要求也不一样。   如果只有一种加油机,遇到不适用的场景就会掉链子。有了伊尔-78和运油-20两种选择,就能根据任务特点灵活调配——需要快速补给就用运油-20的硬管,需要适配多种机型就用伊尔-78的软管,避免了"一把钥匙开所有锁"的局限。   这种多样化布局不仅让装备使用更灵活,也让整个空中加油体系更抗风险,就算遇到突发情况,也能有备份方案。   说到底,我国国防装备发展一直走的是"两条腿走路"的路子:既要靠自己钻研突破核心技术,把关键装备牢牢抓在手里;也要理性看待外部资源,在合适的时候引进成熟装备来解决眼前需求。   采购伊尔-78正是这种思路的体现之一,它既能帮我们快速填补当前的加油机缺口,保证各项任务正常开展,也能为国产运油-20的产能提升和技术优化争取时间。   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构建一个更自主、更高效、更完善的国防装备体系,为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筑牢坚实的空中保障。

0 阅读:2
菲菲的信笺

菲菲的信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