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学者表示,中国和西方本质的不同就是,中国是国家控制资本,西方是资本控制国家!她还表示,这和市场无关,问题是如何监管市场,如何治理市场?当现在的科技需要企业规模化经营的时代,大型企业的出现不可避免,关键在于是否受到监管?他们在为谁的利益工作?现在资本主义无法维持西方世界已经取得的发展水平,他们正在去工业化! 这话说得没错,咱们国家的确是 “国家控制资本”。但中国不是不让资本赚钱,你看大街上的超市、网上的购物平台、手机里的 APP,都是资本在运作,这跟西方没啥两样。 我们要的是资本不能瞎来,比如前几年有些互联网公司搞垄断,逼着小商家交钱,还偷偷收集大家的个人信息,这时候国家就站出来管了,要求他们整改,把多收的钱退回去,还得保护咱们的隐私。还有些资本跑去炒房子、炒教育,把房价抬得老高,国家也出手调整,不是不让他们做这行,是得按规矩来,不能光想着自己赚快钱,把民生大事搅乱了。 那西方的 “资本控制国家” 又是咋回事呢?就拿美国来说吧,那些大医药公司、能源公司特别有钱,他们会给要竞选总统、议员的人捐钱,帮他们拉选票。等这些政客上台了,就得给这些大企业办事。比如医药公司想卖高价药,政客就不出台政策压价,老百姓只能花好几倍的钱买药;能源公司不想搞环保投入,政客就放宽环保标准,哪怕空气变差了也不管。 你想啊,监管部门本来该管着这些企业,结果政策都是偏向企业的,这不就是资本牵着国家的鼻子走吗?有次美国搞金融监管改革,本来想管住那些乱搞金融的华尔街公司,结果华尔街花了好多钱游说议员,最后改革方案改得跟没改一样,还是让他们继续赚快钱,后来就闹出了金融危机,好多普通人的积蓄都没了。 所以说,引起中西方本质上不同的原因,跟市场本身真没啥关系,跟监管有关系。咱们中国有市场,西方也有市场,都是买卖东西、办企业,差别在怎么管这个市场。 咱们国家管市场,就像小区里的物业,既要让商户好好做生意,又得保证业主不受欺负,比如不让商户乱涨价、卖假货。要是商户敢垄断,比如整个小区就他一家卖菜,还天天涨价,物业肯定得管,要么引进新商户,要么限定价格。但西方的 “物业” 不行,因为商户给 “物业经理” 发红包,“物业经理” 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哪怕业主投诉也不管,最后吃亏的还是业主。 再说说大企业和去工业化的事儿。现在科技发达了,搞个手机、做个新能源汽车,都得大投入,大企业确实少不了。但大企业得听谁的很重要。咱们中国的大企业,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都得听国家的招呼,国家说要搞制造业升级,企业就得往技术研发上砸钱;国家说要保障民生,企业就得在疫情的时候捐物资、稳物价。 可西方的大企业不一样,他们只认钱,哪里赚钱多就往哪里跑。几十年前,西方的工厂都在本国,工人还有稳定工作,后来资本发现把工厂搬到国外,劳动力便宜,能赚更多钱,就赶紧把机器搬走了。国家想拦都拦不住,因为这些大企业能威胁说 “你拦我我就裁员,让你选民没工作”,政客为了选票只能眼睁睁看着。 这么一来,西方的制造业就空心了,以前能造汽车、造机床,现在好多东西都得从别的国家买,这就是去工业化。工人没了工厂的工作,只能去做服务员、送外卖,工资没以前高,日子自然不如以前。资本倒是赚了大钱,但国家整体的发展跟不上了,因为制造业才是经济的根基,就像盖房子得有地基,没了制造业,光靠卖东西、搞金融,风一吹就倒。 咱们中国就不一样,国家一直盯着制造业,不让资本都跑去炒房、搞金融游戏,还鼓励企业搞 “专精特新”,把小零件做精做专,所以工厂一直都在,技术还越来越先进,普通人也有稳定的工作,经济自然能稳着走。 说到底,不是市场好不好的问题,是管市场的人站在谁那边。咱们是站在老百姓和国家整体的利益上管资本,让资本当帮手,不是当老板;西方是资本当老板,国家得看资本的脸色,最后资本赚饱了,国家和老百姓却受了难。这就是为啥同样是发展,路子越走差别越大。
万万想不到原来这个就叫“爸道”!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