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媒体曾发出警告:如果德国提供导弹给乌克兰打击了莫斯科,那么俄罗斯将义不容辞

论芸有事 2025-10-23 10:55:40

俄罗斯媒体曾发出警告:如果德国提供导弹给乌克兰打击了莫斯科,那么俄罗斯将义不容辞给柏林迎头痛击。因为他们在助纣为虐,一定要给予有力还击,同时德国本土的导弹工厂也在劫难逃,一同打击,让它永远记住,俄罗斯也不是好惹的。   联盟党总理候选人默茨公开提议,要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还得解除之前的射程限制。   这导弹可不是普通武器,500 公里的射程意味着从乌克兰境内发射,能直接覆盖到莫斯科,更关键的是,它的操作离不开德国军工人员的现场协助。   消息一出,俄罗斯这边立刻炸了锅,多方势力接连发出警告:要是德制导弹真的打击俄罗斯本土,俄方不会只盯着乌克兰,柏林以及德国境内的导弹工厂都可能成为反击目标。   和之前西方援乌的“海马斯”火箭炮、“风暴阴影”导弹不同,“金牛座”的技术门槛更高,尤其是发射和维护环节,必须有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技术人员在场指导。   这就意味着,一旦导弹投入使用,德国就不再是单纯的“武器供应方”,而是变相参与了前线作战,军工人员的直接介入,让德国从“间接援乌”滑向了“直接介入冲突”的边缘,这正是俄罗斯一直强调的“红线”。   要知道,此前美国、英国援乌的武器,虽然也能打击俄境内目标,但都不需要本国人员亲自到场操作,双方还能保持一层“战略模糊”,可默茨的提议直接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俄罗斯的激烈反应也不是没道理,自从俄乌冲突爆发,西方对乌援助就一直在“升级”,从最初的头盔、防弹衣,到后来的装甲车、火箭炮,再到现在的远程巡航导弹,武器的攻击性越来越强,射程也越来越远。   之前英国向乌克兰提供“风暴阴影”导弹时,俄罗斯就曾警告会“采取回应措施”,但那次英国没有人员直接参与,俄方最终只是加强了边境防御。   可这次德国的情况不一样,默茨的提议不仅涉及远程武器,还捆绑了本国技术人员,等于让德国军事力量“变相参战”,这对俄罗斯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底线突破。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直言,这种行为“等同于德国直接卷入冲突”,而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的警告更直接“攻击俄本土将招致对决策中心的反击”,这里的“决策中心”,显然就包括德国首都柏林。   更值得琢磨的是,默茨的提议并非德国政府的最终决定,甚至和现任政府的立场存在明显分歧。   而默茨所在的联盟党是反对党,他的提议更像是一种政治表态,迎合国内对乌援助的强硬派声音,也想在选举前争取更多支持。这种党内分歧,其实是整个西方援乌阵营内部矛盾的缩影。   不光德国,欧盟内部的分歧也越来越明显:波兰、波罗的海国家一直呼吁加大对乌援助,甚至要求提供战斗机,但法国、意大利等国则更担心能源安全和经济压力,主张通过外交途径缓和局势。   美国虽然嘴上喊着 “支持乌克兰”,但在提供ATACMS导弹时也犹豫了很久,直到去年才少量交付,核心就是怕触碰俄罗斯的红线。   从局势发展来看,默茨的提议能否落地还很难说,德国军工企业虽然对订单感兴趣,但也担心俄罗斯的报复会影响本土生产;朔尔茨政府更不会轻易松口,毕竟德国作为二战战败国,在对外军事行动上一直受到国内法律和国际舆论的约束。   不过这件事已经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西方对乌援助的“天花板”正在被不断试探,而俄罗斯的 “红线”正在随着局势变化调整。双方的博弈越来越直接,稍有不慎就可能让冲突从乌克兰战场蔓延到欧洲其他国家。   其实不管是德国的武器援助,还是俄罗斯的强硬警告,背后都是对自身安全利益的考量,但冲突升级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毕竟没有哪个国家能在战火中独善其身。   就像历史反复证明的那样,对抗只会制造更多仇恨,只有坐下来对话,找到兼顾各方安全的平衡点,才能真正让局势降温。   毕竟,和平从来不是靠导弹射程决定的,而是靠理性和克制赢来的。   信源:红星新闻——《俄媒警告:如果德国援乌武器打击莫斯科,俄“唯一选择将是打击柏林”》

0 阅读:0
论芸有事

论芸有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