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权逻辑的困局:评贝森特“关税换稀土”提议背后的中美博弈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

愿心想事成 2025-10-23 08:16:24

霸权逻辑的困局:评贝森特“关税换稀土”提议背后的中美博弈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近期抛出的“放弃100%加税换取中国取消稀土限制”提议,看似是中美经贸摩擦的缓和信号,实则是美国将贸易问题工具化、以霸权思维维系战略优势的又一尝试。贝森特和特朗普两人的这种唱双簧的伎俩中国也绝对不会上当。在稀土这一战略资源的博弈场上,其喊话暴露了美国“遏制中国”与“保障自身利益”的深层矛盾,更折射出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单边主义与多边规则、霸权逻辑与市场规律的激烈碰撞。 稀土虽名带“土”,却是现代科技与国防工业的“维生素”,在芯片制造、新能源汽车、先进武器等领域无可替代。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的核心地位,并非仅靠资源储量,而是数十年形成的全链条掌控力——从开采、冶炼到深加工,中国贡献全球80%以上产量,掌握90%以上高端加工技术。这种优势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更是践行绿色发展、规范资源开发的必然产物。 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是完善出口管制体系、维护国家安全与生态安全的正当举措,符合国际惯例。近年来,中国为遏制稀土开发污染,提升行业标准、推动产业升级,却被美国曲解为“贸易对抗”。此前美国以稀土管制为由加征100%关税、实施软件出口管制,试图极限施压;如今贝森特转向“抛橄榄枝”,政策摇摆暴露其战略焦虑——既想借关税遏制中国产业升级,又无法承受稀土断供冲击自身产业链。 贝森特“关税换稀土”提议看似对等,实则暗藏逻辑谬误与霸权思维。其一,关税与稀土管制性质迥异:美国加税是违反WTO规则的单边保护主义,中国管制是基于安全与生态的正当监管,二者无对等交换基础,将自身错误政策当筹码,是霸权逻辑凌驾国际规则的体现。其二,提议忽视产业链规律:美国高端制造业依赖中国稀土深加工产品,是长期分工结果。美国虽有稀土储量,却缺完整冶炼体系,重启本土开采需5-8年才有效产能,成本还高中国30%以上。其“既要享受中国产业链优势,又要遏制中国话语权”的心态,是对产业链的病态认知。 从历史看,美国“极限施压+利益交换”策略早已失灵。此前中美会谈中,美国曾因中方反制取消大部分加税,却很快违背共识升级措施,透支外交信誉。此次贝森特还以在美中国留学生为潜在威胁,将教育交流政治化,尽显战略虚弱。 中国对美方提议的态度早已明确:“我们不愿打,但也不怕打”。这种底气来自三个层面:其一,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让中国具备稀土产业链“自我替代”能力,可保障国内高端制造需求;其二,全球最大市场的规模优势为中国赢得谈判主动权,美国企业因关税受损的呼声持续高涨,对美国政府形成压力;其三,日益完善的出口管制体系让中国能精准维护自身利益,既不影响全球合理需求,又能防范战略资源流失。 中美稀土博弈的本质,是科技霸权与产业主权的较量。美国试图通过控制稀土产业链上游、遏制中国加工能力维持科技优势,而中国则通过规范出口、推动技术创新捍卫产业主权。从长远看,美国单边主义手段注定难以奏效:一方面,稀土管制已成为全球趋势,欧盟、日本等美国盟友虽表面附和,实则在与中国开展稀土合作,不愿因美国霸权牺牲自身利益;另一方面,中国正加速推进稀土替代材料研发,部分领域已取得突破,未来对稀土出口的依赖度将进一步降低。 贝森特的提议也给中美经贸关系敲响警钟:任何基于霸权逻辑的谈判都无法实现真正共赢。中美在稀土领域的合作空间本就广阔,但这种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尊重规则的基础上,而非美国单方面“予取予求”。美国若真想解决稀土供应问题,应摒弃“脱钩断链”思维,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理制裁,与中国共同构建稳定、透明、可持续的全球稀土供应链。 当前全球经济处于复苏关键期,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经贸互动深刻影响全球经济走向。贝森特的提议既是美国战略焦虑的外化,也是中美关系重回正轨的一次契机。但契机能否转化为现实,关键在于美国是否能摒弃霸权思维,正视中国的发展权利与正当利益。若继续以“极限施压”代替平等对话,不仅会加剧自身通胀与产业空心化,更会拖累全球经济复苏。 稀土博弈的背后,是百年变局下的战略较量。中国始终坚持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愿为全球产业链稳定贡献力量,但绝不以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为代价,更不接受任何“城下之盟”。贝森特的提议再次证明:在今天的国际格局中,任何试图以强权压制主权、以单边对抗多边的做法,都终将在市场规律与国际规则面前碰壁。 中美经贸关系的未来,不在“关税换稀土”的短期博弈中,而在平等尊重、互利共赢的长期合作里。美国若能清醒认识到这一点,摒弃霸权逻辑,与中国重构经贸对话机制,不仅能解决稀土等具体领域分歧,更能为全球经济注入稳定动能;反之,只会在战略误判中错失机遇,最终沦为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局外人”。这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现实的警示。

0 阅读:0
愿心想事成

愿心想事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