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日的激烈战斗,俄罗斯军队已突破红军城(波克罗夫斯克)市中心的乌军防御,将乌军击退至铁路线以外,并占领了奥尔尚斯基街的部分区域。 这背后是早就铺好的战场逻辑,从战略布局到战术执行,每一步都透着俄军对这座城市的志在必得。 波克罗夫斯克这地方本身就是块硬骨头,战前住着6万多人,更是顿涅茨克地区的交通枢纽和乌军后勤生命线,城郊的煤矿还供应着乌克兰最大钢铁厂一半的焦煤,等于攥着乌军的经济和军事双重命脉,俄军从2024年7月就开始重兵围攻,花了两个月占了武赫莱达尔和塞利多夫,又啃了一个多月才拿下库拉霍夫,等于把波克罗夫斯克的南大门彻底砸开,这次突破市中心不过是前期铺垫的必然结果。 俄军推进节奏明显加快,得益于远程火力与无人机侦察的高效协同。根据英国国防部2024年10月情报简报,俄军在过去三个月内向该方向部署了至少三个炮兵旅和两个电子战营,形成局部火力压制优势。乌军补给线频繁受袭,弹药与燃料运输效率下降超四成。 波克罗夫斯克一旦完全失守,乌军在顿巴斯中部的指挥体系将面临切割风险。美国战争研究所指出,此地失守可能迫使乌军后撤至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外围防线,原有防线间距拉大导致兵力更加分散。 城市巷战消耗巨大,俄军虽取得进展,但伤亡不容忽视。根据乌克兰总参谋部数据,9月俄军在该方向日均伤亡达600人以上,重型装备损失超百辆。持久攻坚对其持续作战能力构成考验。 当前局势表明,控制交通节点已成为战场胜负的关键变量。波克罗夫斯克的战略价值不仅在于其位置,更在于它能撬动整个东部战线的稳定性。谁掌握这里,谁就掌握了下一阶段主动权的钥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