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不起了,实在是交不起了!由于中国的对等反制,很多美国的船只已经放弃停靠中国港口。 今年 4 月的时候,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搞了个 “301 调查”,盯着中国的海运、物流和造船业不放,一口咬定咱们搞 “不公平竞争”。说白了就是见不得中国造船业现在全球领先,想找点由头打压一下。 折腾了大半年,他们终于拿出了具体招数,从 10 月 14 日开始,凡是中国公司运营、中国建造或者挂中国旗的船,进美国港口都得额外交一笔 “港口服务费”,算下来每净吨要 50 美元。 对那些几万吨级的大船来说,一趟下来光这笔钱就得几百万美元,明摆着是想卡中国航运业的脖子。 美国这边刚宣布政策,中国就没打算坐着挨打。交通运输部 10 月 10 日直接发文反制,时间卡得死死的,同样从 10 月 14 日起,对美国企业运营、美国建造或者挂美国旗的船,收一笔 “特别港务费”。 起步价就比美国高,每净吨 400 元人民币,折合下来约 56 美元,而且这费率还会逐年涨,2026 年 4 月要涨到 640 元,到 2028 年更是会飙到 1120 元。唯一能豁免的只有两种情况,要么船是中国造的,要么是空船来中国修的,可美国船企的船大多是自家造的,哪有那么多豁免机会。 这反制措施一落地,美国船企立马就尝到了苦头。航运圈里很快就传出消息,美国美森轮船公司有艘货柜船刚靠泊宁波港,账单就递了过来,光特别港务费就缴了 62 万多美元,折合人民币快 440 万了。 美森还算中小型船企,那些运营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公司更惨。有业内人算过一笔账,一艘 1.8 万标准箱的美国货轮,净吨差不多得 15 万吨,按起步价算一趟要交 6000 万人民币,等 2028 年费率涨到顶,一趟就得 1.68 亿。这还只是港口费,没算上其他成本,简直是在烧钱。 没等美国船企缓过劲来,新的麻烦又找上门了。中国港口的通关检查也比以前严格了不少,虽然没明说针对美国船只,但实际操作里,美国船的查验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有艘美国散装货轮拉着大豆到青岛港,光是检疫和货物核查就耗了三天,比平时多耽误了两天多。对船运公司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滞港一天的费用就得好几万,要是赶上货运旺季,耽误的船期根本补不回来,还得赔货主的违约金。 有些美国船企不死心,想了个迂回的法子,先把船开到东南亚的新加坡或者马来西亚港口,把货物卸下来,再转装到中国或者其他国家的船上运到中国。 可这招根本不划算,转港的装卸费、仓储费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多了一道环节,货物损坏和延误的风险也翻了倍。有船公司试了一次就放弃了,算下来比直接停靠中国港口交的钱还多,纯粹是瞎折腾。 美国国内的产业链也跟着受了连累,美国农民本来指望把大豆、玉米卖到中国,现在美国船不敢来,中国的采购商就直接找巴西、阿根廷进货了。伊利诺伊州有个种大豆的农场主,仓库里堆着上万吨大豆卖不出去,急得直跺脚。 他跟当地媒体抱怨,以前美国船一周来两趟,现在一个月见不到一艘,大豆都要发霉了。不光是农产品,美国的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船运成本涨了,出口价格没优势,订单全被其他国家抢走了。 航运业的连锁反应很快传到了资本市场,美国几大航运公司的股价接连下跌,美森轮船的股价一个月内跌了 20%,还有公司直接发布了亏损预警。有分析师算了笔账,要是这种情况持续到明年,至少有三家美国中小型船企得破产。 那些大公司也不好过,纷纷开始砍航线,最先砍掉的就是利润低的中国航线。最近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的报告显示,10 月下旬美国船只停靠中国主要港口的数量,比 9 月下降了 40%,不少航线直接暂停了。 美国政府想帮着出头,却发现根本没辙。他们找中国交涉,说中国的反制措施 “违反国际贸易规则”,可中国直接拿出美国的政策文件,反问他们 “你们能收,我们为什么不能?” 这话说得美国哑口无言,毕竟是他们先开的头,所谓的 “规则” 早就被自己打破了。 特朗普在竞选集会上还喊着要 “报复中国”,可船企老板们心里清楚,真要是再升级摩擦,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 现在美国航运圈里已经没了之前的嚣张气焰。有船企高管私下跟媒体说,不是不想来中国港口,是真的交不起钱、耗不起时间。 中国市场虽然大,但架不住成本太高,继续硬撑只会把公司拖垮。有些公司已经开始裁员、卖船,想缩减规模过冬,可大环境摆在这儿,怎么缩都难。 这事儿从头到尾都是美国自找的,本来好好的航运合作,非要搞单边制裁、额外收费,以为能拿捏住中国。没想到中国直接对等反制,一下就戳中了美国船企的软肋。现在 “交不起了” 的哀叹成了美国航运圈的常态,放弃停靠中国港口也是没办法的选择。
美国的想法是让中国脱钩慢一点,让美国的产业有重建的时间!但美国能卡中国的就立刻停
【11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