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少康发文称,如果不消除亲中力量,其一,令不出党中央;其二,无法整合立院和县市长

红楼背疏影 2025-10-20 18:15:59

赵少康发文称,如果不消除亲中力量,其一,令不出党中央;其二,无法整合立院和县市长力量;其三,无助于公职候选人选举。 台湾资深媒体人、政坛“老兵”赵少康在一档政论节目中再次重申前述观点,明确宣称“必须消除亲中力量才能凝聚政治共识”。 支持者将其解读为“凝聚台湾内部共识的必要举措”,反对者则批评其“制造社会分裂、破坏两岸和平”。 深入剖析便不难发现,这一观点完全违背了两岸同属一中的历史潮流,也与台湾民众渴望和平发展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驰,本质上是在刻意迎合“台独”分裂势力的政治诉求,妄图通过制造两岸对立与社会撕裂来换取政治资本。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基于数千年历史传承、国际社会公认法律准则、深厚文化纽带以及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铁一般的事实。 无论是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派人经略台湾,还是明清时期对台湾的正式行政管辖,亦或是《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文件对中国对台主权的明确确认,都充分印证了这一事实。 然而近年来,民进党当局为了巩固自身执政地位,不惜以牺牲台湾民众利益为代价,持续推行“台独”分裂行径,通过修改教科书、篡改历史表述、限制两岸民间交流等方式,刻意推行“去中国化”议程,试图割断台湾与大陆的历史联系和文化纽带。 赵少康作为深谙台湾历史与政治的资深人物,本应挺身而出维护历史真相,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但他却公然提出“消除亲中力量”,无疑是在为“台独”分裂行径站台,与历史大势和民族大义背道而驰。 更为关键的是,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不仅直接关乎两岸同胞的切身利益,更是维系东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石。然而赵少康“消除亲中力量”的言论,无疑会打破台湾社会中两岸和平交流的平衡态势,进一步激化两岸对立情绪。 要知道,所谓“亲中力量”本质上是台湾社会中主张两岸和平共处、推动交流合作的理性力量,若按照他的说法对这股力量进行打压,必然会导致台湾社会的进一步撕裂,使得两岸之间的沟通桥梁进一步断裂。 甚至可能为外部势力干涉台海事务提供可乘之机,这不仅会严重阻碍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更会对整个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近年来民进党当局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不断采取“政治操弄”“打压异己”的手段制造社会对立,通过行政手段限制反对党言论、操控媒体舆论、在选举中恶意抹黑持两岸和平立场的候选人等方式,不断压缩理性讨论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少康提出“消除亲中力量”的观点,其政治动机不言而喻——很可能是为了迎合民进党当局的“台独”路线以换取政治妥协,或是为了在复杂的政党博弈中凸显自身“强硬”立场,争取特定选民支持。 但他显然忽视了这种做法的严重危害:此举不仅会进一步破坏台湾本就脆弱的民主制度和政治生态,更会让台湾陷入无休止的政治内耗,使得经济民生等核心议题被边缘化,最终损害的还是台湾民众的根本利益。 联合国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均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不与台湾建立官方关系,不支持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 就连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也在官方层面明确表示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然而赵少康“消除亲中力量”的言论,本质上是在变相推动“台独”分裂进程,与国际社会支持两岸和平发展的主流声音背道而驰。 如果台湾地区真的按照他的说法打压和平力量,必然会引起国际社会对台海局势的高度关注和担忧,使得国际社会进一步看清“台独”势力破坏地区稳定的本质,从而让台湾在国际上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这对于台湾地区的国际经贸交流、文化合作等领域都将产生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回顾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岸关系的走向直接决定着台湾的发展命运。每当两岸关系因“台独”势力挑衅而陷入紧张对立时,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会受到严重冲击。 例如,2000-2008年陈水扁执政期间,由于其顽固推行“台独”分裂路线,导致两岸协商机制中断,台湾对大陆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多个依赖两岸合作的产业陷入困境,民生福祉受到严重损害,当时台湾的经济增长率长期低于亚洲平均水平。 而当两岸关系回归和平发展轨道时,情况则截然不同——2008-2016年马英九执政期间,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协商,签署了ECFA等多项合作协议,台湾对大陆出口额大幅增长,观光、农业、服务业等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台湾经济年均增长率较陈水扁时期显著提升,民众收入水平也稳步增长。 总之,赵少康提出要消除亲中力量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是不符合台湾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台湾民众的根本利益的。他的这一言论不仅会加剧台湾社会的分裂和对立,也会对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造成严重破坏。 台湾地区的政治人物应该认清形势,顺应历史潮流,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而不是制造矛盾和对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台湾地区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

0 阅读:65

猜你喜欢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