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安世可能没想到,安世中国反戈一击,他们根本要不起。 10月18日下午,安世中国发表声明与荷兰安世切割,工资照发。这件事一点毛病也没有。虽然安世中国直接接受荷兰安世领导,但荷兰安世是闻泰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注意荷兰安世可不是什么根正苗红的荷兰本土企业,2019 年起就被闻泰科技一步步收入囊中,前前后后砸了超过 334 亿人民币,创下中国半导体行业最大的跨境并购纪录,现在明明白白是闻泰的全资子公司。 全资子公司这四个字分量可太重了,意味着从股权到收益再到资产处置权,本质上都归闻泰说了算,荷兰安世顶多算是个 “打工的管理者”。 荷兰政府 9 月底突然出手,冻结安世全球 30 个主体的资产,还把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暂停闻泰董事长的职权,看似抢得了控制权,实则只拿到了个空架子 —— 他们忘了安世最能打的 “弹药库” 早就在中国扎了根。 安世中国可不是随便一个分支机构,而是安世半导体的营收重镇和产能核心。2024 年安世半导体总营收 147.15 亿元,其中中国区的贡献逐年飙升,2025 年第一季度光是半导体业务在中国区的收入就同比涨了 24%,比亚太其他地区的增速高出整整 10 个百分点。 在国内市场,安世连续四年都是功率分立器件的龙头,2024 年市场份额直接占到 18%,车规级 MOSFET、二极管这些关键品类的市占率更是超过 25%,比亚迪、蔚来这些头部车企的供应链里,安世中国的芯片料号都超过 50 颗,单车价值量还在逐年上涨。 更别说安世在中国布局的晶圆厂,早就成了支撑全球 15% 车规级功率器件需求的重要一环,荷兰那边的工厂根本没法单独承接这么大的产能缺口。 荷兰安世真要失去安世中国,等于直接砍断了自己的 “钱袋子” 和 “生产线”。安世半导体的毛利率能稳定在 37% 以上,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中国市场的高增长和产能成本优势,现在中国区业务一独立,荷兰安世立马就得面对双重打击。 一边是客户流失,宁德时代的储能变流器、英伟达的 AI 服务器电源这些高端订单,本来就依赖安世中国的 SiC 器件供应,单台 AI 服务器的相关产品价值量是传统服务器的 10 倍,没了中国区的产能,这些订单只能拱手让给英飞凌、安森美这些竞争对手。 另一边是产能断档,安世全球 7 座晶圆厂,中国区的产能占比不低,车规级芯片月产能 80 万片的目标里,中国工厂贡献了近三分之一,荷兰政府就算把本土工厂开足马力,交期也从原来的 8 周拖到了 20 周以上,客户根本等不起。 闻泰科技敢让安世中国 “切割独立、工资照发”,可不是硬撑,而是真有底气。虽然 2024 年因为被列入实体清单亏了 28.33 亿元,但 2025 年一季度已经明显回暖,归母净利润 2.61 亿元,同比涨了 82%,其中半导体业务净利润就有 5.78 亿元,经营性净利润增速更是高达 65%。 公司账上的货币资金比上年末多了 26%,经营活动现金流还有 44.92 亿元,支撑安世中国的日常运营完全不成问题。 更关键的是,闻泰早就有过类似的战略调整经验,之前通过出售产品集成业务摆脱了实体清单的拖累,现在拆分安世中国不过是轻车熟路的资产保全操作 —— 既然荷兰政府要抢管理权,那不如把最值钱的中国业务摘出来,留下个空壳给他们折腾。 荷兰安世这会儿估计得后悔,当初跟着荷兰政府折腾的时候,压根没算清楚安世中国的分量。安世在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排第三,靠的就是中国区的增长拉动力,国内 18% 的市场份额、车规级领域的绝对优势,这些都不是荷兰本土那点产能能替代的。 现在安世中国一独立,等于荷兰安世凭空少了四分之一的营收来源,还丢了最大的增长市场,原本能和英飞凌掰手腕的资本瞬间缩水。 更讽刺的是,荷兰政府折腾半天拿到的托管权,连经济收益权都碰不到,闻泰照样能通过股权关系享受分红,而荷兰安世却要面对客户流失、产能不足的烂摊子。 说白了,荷兰安世和荷兰政府就是搞错了主次,以为抢了总部就掌控了全局,却忘了安世的核心资产和市场早就在中国落地生根。 闻泰这手拆分操作,看似是无奈的下策,实则是精准的反击 —— 你想要空架子我给你,但最值钱的肉我自己留着,这样的反戈一击,荷兰安世还真就接不住、要不起。
荷兰的安世可能没想到,安世中国反戈一击,他们根本要不起。 10月18日下午,安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20 16:25:12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