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宣布:从11月1日起,对进口巴士加征10%的关税 这关税大棒一抡,看着是冲

萧兹探秘说 2025-10-20 15:54:10

美国宣布:从11月1日起,对进口巴士加征10%的关税 这关税大棒一抡,看着是冲进口巴士来的,实则把“双重标准”玩得明明白白。特朗普刚签完行政令,一边给进口巴士贴上10%的关税标签,号称要保护本土制造业,另一边却给卡车行业开了一堆后门,又是扩大美墨加协定的豁免范围,又是把零部件关税抵免期限从2027年延长到2030年,等于给卡车厂商送了张长期“打折券”。 要说保护本土,这逻辑压根站不住脚。美国本土的巴士行业早就不是当年的模样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一批厂商就因为成本和政策原因陆续退出市场,现在市面上的进口巴士大多来自加拿大和欧洲,连发动机、变速箱这些关键零件,不少都是美国本土工厂生产的。 现在给整车加税,等于把本土零件厂商也拖进坑里——进口巴士成本涨了,运营商要么压价采购,要么减少订单,最后还是美国自己的零件厂吃亏。美国巴士协会刚出过份报告,说这行业刚从疫情里缓过来,现在全国也就1800家运营商,加税之后明年生意得少赚31亿美元,14000多个工作岗位都得悬着。 更有意思的是,所谓的“成本控制”全是自欺欺人。通用汽车今年早就喊过冤,光关税就得多花50亿美元,福特也跟着亏了30亿。这些车企之所以能扛到现在,全靠那点零部件关税抵免——每辆车能按零售价的3.75%抵扣成本,这次延期到2030年,说白了就是政府被车企游说怕了,只能悄悄松口子。 可巴士行业就没这待遇,既没豁免也没抵免,运营商只能硬生生扛下10%的涨幅,最后这笔钱还得转嫁给消费者。高盛都算过账,关税成本里55%得消费者买单,22%落到企业头上,今年以来核心消费支出已经涨了0.44%,到12月通胀说不定得冲到3%。 这政策背后的小算盘其实挺清楚,一方面要拿“保护本土”的口号撑场面,另一方面又不敢真得罪卡车这类盈利大户。 要知道美国进口的重型卡车里78%都来自墨西哥,真要是实打实加25%关税,福特、通用那些靠墨西哥组装的皮卡车型就得崩。所以只能拿巴士开刀,毕竟这行业体量没那么大,游说力量也弱,就算闹起来影响也有限。 更没说透的是,最高法院11月就要审“对等关税”的案子,万一败诉还得退关税,这会儿搞一批豁免和抵免,也是在给自己留后路。 可市场从来不会跟着口号走。政策刚宣布,加拿大的相关ETF就跌了0.5%,明眼人都看得到北美贸易链要受冲击。 美国巴士行业每年能带动1070亿美元的经济规模,支撑54万个工作岗位,从旅行社到加油站都跟着沾光,现在加税等于给这条产业链套上紧箍咒。运营商要么减少班次,要么涨票价,那些靠巴士通勤的普通人、依赖团体出行的旅游业,最后都得为这10%的关税埋单。 说白了,这关税大棒抡了一圈,最后砸的全是自己人的脚。号称保护本土,却让本土零件厂、运营商跟着倒霉;想施压海外企业,却把成本转嫁到本国消费者头上。卡车和巴士同属商用车,待遇却天差地别,所谓的“公平保护”不过是看行业游说力度下菜碟的借口。 等11月政策落地,票价涨了、岗位少了、通胀高了,才会发现这波操作根本不是保护本土,而是给自己的经济添乱。 参考资料; 海峡网 《特朗普,关税突发!》

0 阅读:8

猜你喜欢

萧兹探秘说

萧兹探秘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