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惜!”10月18日上午9时30分报道,江苏南通如东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第四责

征途观史 2025-10-20 14:43:46

“痛惜!”10月18日上午9时30分报道,江苏南通如东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第四责任区中队原指导员张伟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如东县殡仪馆举行,张伟同志遗属,南京警察学院,南通市公安局,如东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镇区、相关部门领导、张伟同志生前亲友、战友含泪送别。[紫薇别走] 7天前的下午2点20分,张伟还在办公室里整理案卷,同事小李记得很清楚,张伟当时正在电话里跟技术科讨论一起盗窃案的指纹比对结果,说话间突然就倒了下去。 市县两级医疗专家全力抢救了四天四夜,但张伟还是永远闭上了眼睛,张伟的老家在黑龙江肇州县,2006年入党后就南下来到如东,一干就是19年,从最基层的刑警中队干起,一步步成长为第四责任区中队指导员,警务技术二级主管。 在同事们眼里,张伟有个“较真”的毛病,县里发生了一起入室盗窃案,现场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有价值的痕迹,张伟带着技术员在40度的高温下,在现场蹲了整整三天,最终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了嫌疑人留下的鞋印。 就是凭着这股子较真劲,张伟参与侦破了大大小小上百起案件,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还荣立过个人三等功。,但他从不在家人面前提这些,妻子知道他获奖,还是从单位的喜报上看到的。 告别仪式上,张伟8岁的女儿怯生生地站在最前排,她可能还不太明白什么是“永远见不到爸爸”,只是呆呆地看着眼前这个安静的爸爸,不明白为什么周围的叔叔阿姨都在哭。 就在张伟倒下的前一周,他们刚刚破获了一起跨省诈骗案,嫌疑人被抓获时,张伟已经连续工作了72小时,眼睛里布满血丝,但脸上还是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张伟的离去,让很多人开始反思一线民警的工作强度,长期的高压状态、不规律的作息、精神上的巨大压力,这些都在无声地消耗着他们的身体。 张伟生前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案件不破,食不甘味”,他的办公桌上还放着几个未结的案卷,每一个都工工整整地写着他的笔记和分析,同事们说,这些案子一定要破,这是对张伟最好的告慰。 在张伟的家乡黑龙江,他的老父亲每天都在等儿子的电话,这个78岁的老人还不知道,那个每周都会准时打来的电话,再也不会响起了。 张伟的妻子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如果我有三天不在家,记得给爸妈打电话,告诉他们我很好。” 每当夜深人静时,当我们安然入睡时,总有一些人还在为我们的安全而奔波,他们穿着那身藏蓝色的制服,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守护着我们的平安。 网友热评: “一路走好,张警官!真正的英雄,愿天堂没有劳累。”  “能不能别总等到出事了,才想起关心他们的身体?平时的保障和强制休息制度更重要啊。”  “倒下前他到底连续工作了多久?希望官方能公布更具体的时间线,这能提醒所有单位关注员工健康。” “除了哀悼,我们更需要反思工作制度,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该总让奉献和牺牲成为常态。”  “这些小事比任何口号都更有力量,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饱满、可敬的警察形象。”  “41岁,正是家里的顶梁柱,就这样走了,他的家人该多伤心啊。”  为了尽可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你觉得除了道一声“辛苦”,我们普通人和社会还能做些什么,来真正关爱和张警官一样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的基层民警们?   信息来源:九派新闻

0 阅读:51
征途观史

征途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