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向大家透露出一个惊人的消息。如果这样持续下去,整个联合国家可

史鉴奇谈 2025-10-20 14:03:51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向大家透露出一个惊人的消息。如果这样持续下去,整个联合国家可能会此而破产。成员国拖欠联合国的费用太多了,已经高达7.6 亿美元,这可以说是个惊人的数字。但是这一欠债不还的现象是非常普遍。   欠费这事儿不是个别现象,反倒成了不少国家的“常规操作”。其中最扎眼的就是美国,作为全球GDP第一的大国,它手上攥着全球第一的军费预算,缴会费却总是磨磨蹭蹭。   美国欠联合国的钱就占了总欠费额的三分之一还多,足足2.6亿美元。它总拿“联合国改革不到位”当借口,说白了就是仗着自己是五常老大,把会费当成了讨价还价的筹码。   要知道联合国会费分摊是按经济实力来的,美国承担22%的常规预算,这本是它作为大国该尽的义务。可它倒好,过去十年里有八年都没按时缴清,钱袋子捂得比谁都紧。   除了美国,还有不少发达国家也跟着拖后腿。日本欠了1.2亿,德国欠了8000万,这些国家一个个喊着“维护国际秩序”,掏起钱来却比谁都含糊。   发展中国家也有欠费的,但大多是真没钱,跟美国这种“有钱不缴”完全不是一回事。联合国财政本来就靠这些会费周转,大国一赖账,整个体系立马捉襟见肘。   现在联合国秘书处已经开始“紧日子”模式。纽约总部的电梯坏了都得凑钱修,员工出差的差旅费审批严到极致,连打印纸都要按张限量供应。   更要命的是这些欠费直接影响到实际工作。刚果(金)的维和部队连巡逻车的维修零件都凑不齐,士兵们只能开着快散架的车在雨林里执行任务。   也门的粮食援助项目因为资金缺口,有200万难民领不到足额口粮。那些本该送医送药的人道物资,堆在港口等着钱付运费,眼睁睁看着错过最佳救援时机。   古特雷斯不是没催过,他去年就给欠费国发了几十封催款函,可大多石沉大海。美国国务院甚至公开说“要等联合国削减行政开支才考虑缴费”,把国际组织当成了自家开的公司。   有意思的是美国在其他地方花钱从不手软。它给乌克兰的军援一年就超600亿美元,却舍不得拿出零头缴联合国会费。这种双重标准,让不少发展中国家直呼“太虚伪”。   联合国不是没尝试过自救。它曾推出“提前缴费优惠”,给早交钱的国家发点小福利,可响应者寥寥。毕竟对美国这种大国来说,这点优惠根本比不上拖缴会费带来的“谈判优势”。   长期欠费正在掏空联合国的公信力。不少小国已经开始质疑,这个被大国操控的组织还能不能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有些非洲国家甚至提议,要是大国再不缴钱,就该削减它们在联合国的投票权。   更严重的是这种风气会形成恶性循环。看到美国带头赖账,其他国家也有样学样,欠费金额只会越积越多。照现在的速度,到明年年底联合国的流动资金可能就真的见底了。   有人说联合国可以去借钱,但国际组织跟银行借钱哪那么容易。而且一旦背上债务,后续的利息和还款压力会让财政状况更糟,简直是饮鸩止渴。   说到底,联合国的困境本质是大国责任的缺失。美国总想着当“世界警察”,却连维护警察体系的基本费用都不想出。它忘了联合国不是它的工具,而是需要所有成员国共同支撑的国际平台。   要是这些大国还抱着“赖账有理”的心态,等联合国真的运转不下去,受影响的只会是整个国际秩序。到时候没有维和部队制止战乱,没有人道组织救助难民,那些赖账的大国,恐怕也没法独善其身。   现在全球都在盯着美国,看它会不会先拿出诚意缴清欠费。毕竟作为最大的受益国,它最该明白,联合国垮了,损失最大的不是那些欠费的小国,而是它自己这个“规则制定者”。 古特雷斯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联合国不是可以无限透支的信用卡。” 要是大国们还不醒悟,真等大厦将倾的时候,再想挽回就晚了。

0 阅读:43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