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日,梅德韦杰夫突然宣布了!10月19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没有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并不意味着停止向乌克兰提供其他武器,俄罗斯必须做好应对任何情况的准备。这背后,美乌俄三方又有着怎样的博弈? 先看特朗普,10月17日他在白宫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闭门会谈。嘴上说希望不用战斧就能结束战争,却转头拒绝美俄乌三方会谈,对泽连斯基的诉求敷衍了事。特朗普过往外交风格向来我行我素,在任期间多次“退群”,在国际事务承诺上反复无常。此次在美乌问题上,这种风格尽显,他或许更看重美国自身利益,将乌克兰视为可利用的棋子,而非真心推动和平解决。 泽连斯基此次赴美带着用自家产无人机换战斧的正式请求,结果特朗普既没拒绝也没松口。泽连斯基在国内面临巨大政治压力,国内民众渴望和平,反对派也对其外交策略指指点点。他满脑子要安全保障,可在美国眼里,乌克兰不过是谈判桌上的筹码。就像网友评论的,泽连斯基像在悬崖边行走,一边要应对国内压力,一边还要在美俄之间找平衡,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 美国军工复合体在此次事件中可谓“功不可没”。美防长在布鲁塞尔催着盟国多买美国武器,荷兰、德国等国靠着北约机制凑齐20亿美元。首批10亿美元援助里的爱国者导弹已在运送途中,8亿美元的无人机资助计划也已启动,这是美国2024年就定好的2025年专项项目。美国军工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不断游说政府,推动武器出口,将俄乌冲突变成自己的“提款机”。 欧洲国家在这场博弈中态度也在转变。起初,一些欧洲国家跟随美国对俄强硬,但随着能源价格飙升、国内经济受影响,态度逐渐缓和。比如德国,在能源供应上对俄有一定依赖,面对美国要求增加对乌援助,国内也有不同声音。欧洲国家在安全与经济之间摇摆不定,这种态度转变也影响着美乌俄三方关系。 国际社会对美乌俄冲突长期化充满担忧。冲突持续,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还导致全球经济受影响,能源市场波动。有专家建议,国际社会应加强外交斡旋,推动三方回到谈判桌,同时对违反国际法的行为进行制裁。但目前来看,实现和平仍困难重重。 这场冲突里,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老百姓成了被牺牲的对象。美乌俄三方都在为自己的利益算计,却忽略了战争带来的伤痛。未来,这场冲突是走向和平谈判,还是进一步升级,充满不确定性。只希望各方能多一些对生命的尊重,少一些利益的算计,让和平早日降临。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