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才明白,为什么早在4月份中美第一次出现稀土争端时,国家没有把事态升级,而

古今知夏 2025-10-18 09:51:47

现在大家才明白,为什么早在4月份中美第一次出现稀土争端时,国家没有把事态升级,而是等到今天才开始行动。如果当时原因就把美国逼到墙角,以特朗普的性格很有可能会选择更极端的手段来打破稀土的封锁。 这事儿早有教训,1941 年美国对日本禁运石油就是例子。日本当年就是个 “资源乞丐”,80% 的石油都靠美国供应,美国一断供,它的军舰、飞机全成了废铁。本想逼日本服软,结果反而把它逼得赌上国运,偷偷炸了珍珠港,把局部冲突拖成了世界大战。 特朗普这性格,比当年的日本还冲动。当年他能逼日本签《广场协议》,能把阿尔斯通公司拆解得七零八落,真被逼急了,保不齐会下行政命令,逼着美国企业硬拆供应链,甚至拉着盟友搞集体抵制。4 月不翻脸,就是不想给这种极端操作留机会。 所以 4 月那波管制,看着是设门槛,其实是在 “试探虚实”。就想看看美国和盟友到底有没有真本事,能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结果这一试,全露馅了。 美国自己挖的稀土矿不少,2024 年挖了 4.5 万吨精矿,可本土能炼出来的成品才 1300 吨,98% 的精矿还得运到中国来加工。国防部砸了 4 亿多美元建的工厂,至今连合格的精炼产品都造不出来。 那些吹得神乎其神的 “去稀土化” 技术,要么只能用在低端家电上,要么一年就产几吨,连给手机厂商供货都不够,更别说满足 F-35 战斗机的需求 — 要知道每架 F-35 光稀土就得用 417 公斤。 澳大利亚最离谱,虽然稀土储量多,可根本没精炼技术。西澳大利亚挖的精矿,得运到马来西亚的工厂加工,还因为放射性废料问题天天被当地民众抗议,厂子停一阵开一阵。就算想建本土工厂,也绕不开中国的专利,生产一斤稀土的成本比中国高 30% 还多。 这边美国和盟友忙着补窟窿,中国可没闲着。4 月刚过,就悄悄建了稀土追溯系统,从开采到出口每一步都记下来,谁也别想搞小动作; 还把稀土开采权全收归国企,核心资源牢牢攥在手里。更绝的是,咱们的低污染精炼技术专利占了全球一半以上,美澳的工厂想跟上,光环保设备就得砸一大笔钱,利润直接少三成。 这半年里,美国市场早就露怯了。稀土产业链的指数从 4 月的 2600 点跌到 10 月的 2510 点,成交量连续三个月往下掉,投资者都看明白了:供应收紧是早晚的事。 更关键的是,7 月美国突然解除了部分 EDA 软件的出口限制 — 这可是他们之前拿捏我们的底牌。为啥松口?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设计市场,美国企业丢了这块市场,年营收得少 35% 以上。 对手的底牌漏光了,我们的时机也到了。10 月新管制一出台,直接下了狠手:不管是韩国、墨西哥产的啥商品,只要含一点中国稀土,就不许卖给美国。还把稀土开采、冶炼的全链条技术都封了,连中国工程师去国外提供技术支持都不行。 这一下直接打在了美国的七寸上。军工领域,F-35 战机、战斧导弹的核心部件都靠中国稀土造,供应一紧,产能就得停摆;民用领域,一辆新能源汽车要 5 公斤稀土,美国 80% 的进口锂电池都来自中国,没了稀土,电动车产业就得 “断粮”。特朗普在推特上骂 “不公平”,可暗地里还在延长稀土采购期 — 明着硬气,暗地里早就慌了。 现在再看 4 月的隐忍,才明白这是真智慧。不把底牌早亮出来,既避免了特朗普的极端反扑,又看清了对手的虚实。等对手的替代计划泡汤,自己的准备也做足了,再出手就是稳准狠。

0 阅读:133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