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发布信息:突破稀土提炼技术,回收率超过90%,很快就会摆脱中国卡脖子!这

康安说历史 2025-10-18 01:53:30

美国高校发布信息:突破稀土提炼技术,回收率超过90%,很快就会摆脱中国卡脖子!这个逆转太幽默了! 近日莱斯大学 James Tour 院士团队在《PNAS》发的论文确实亮眼,“闪速焦耳加热 - 氯化” 技术听着挺玄乎,说白了就是能把废弃磁体里的稀土高效抠出来,回收率和纯度都超 90%。这消息对缺稀土的美国来说,确实像久旱逢甘霖。 先看看这技术的底细,它本质是给粉煤灰、电子废料这类工业垃圾通电,1 秒钟加热到 3000 摄氏度,把嵌在里面的稀土 “震” 出来,比起以前用强酸的老办法,回收率确实高了 150% 到 200%,每吨废料电费也就 12 美元,表面看挺划算。 但问题来了,原料里的稀土含量实在寒酸,每吨粉煤灰里才藏着半公斤稀土,就算美国堆了几十年的煤渣山看着壮观,真挖出来的量连塞牙缝都不够。 再看看美国自己的稀土产业底子,加州那个芒廷帕斯矿算是他们的宝贝疙瘩,曾经也是全球稀土重镇,结果 2015 年直接被中国企业挤得破产了。 直到 2017 年 MP Materials 接手重启,还得靠跟中国企业签协议才站稳脚跟 —— 人家中企给资金、给技术,换点股权,然后把矿石拉回中国精炼成磁铁,这才帮他们把产业链搭起来,后来还得靠美国国防部拨款续命。 这就有意思了,自己的矿挖出来的东西,还得送中国加工,现在指望从废料里抠稀土就能翻身,未免太天真。 中国的稀土优势从来不是靠某一项技术,而是整个产业链的 “通杀” 能力。2004 年中国就占了全球 94% 的稀土产量,后来就算储量降到全球 37%,依然扛着 90% 以上的市场供应。 经过这么多年整合,国内稀土企业从散兵游勇变成四大集团垄断,从采矿、选矿到冶炼分离,每一步都有国际顶尖技术压阵。 现在中国早不是单纯卖原矿了,2018 年就成了全球最大稀土进口国,进口量是出口的两倍,一边把国外的低价原矿拉回来深加工,一边靠技术壁垒掌握定价权,这格局美国怎么比。 更关键的是稀土回收本身的天花板,现在全球稀土回收率才 15%,就算莱斯大学的技术能把单一废料的回收率做到 90%,可废料总量根本跟不上需求。 新能源汽车、风力涡轮机这些高端制造需要的稀土,尤其是重稀土,大部分还得靠原生矿,而中国在重稀土领域的储量和加工能力更是独一份。美国想靠回收废料填补缺口,就像指望捡饮料瓶凑够买房钱,方向没错但量级差太远。 再说技术落地的坑,实验室数据好看不代表能工业化。这项技术已经授权给公司好几年了,至今没见规模化生产,因为分离稀土混合物才是真正的成本大头,这步美国还得看中国脸色。 而且美国搞稀土开采还得闯环保关,中国现在环境治理成本都占到加工支出的 28% 了,美国那些环保组织能让他们随便挖矿堆废料?之前芒廷帕斯矿重启就闹过不少环保争议,真要大规模搞回收,污染问题先得吵个十年八年。 其实美国不是第一次想摆脱中国稀土依赖了,跟澳大利亚、缅甸搞过供应链合作,结果那些国家的稀土矿还是得运到中国加工,因为全世界只有中国能把冶炼分离的成本和纯度做到平衡。 现在冒出个回收技术就喊 “逆转”,简直是忘了自己连本土产业链都没补全,连 MP Materials 这种 “独苗” 企业都得靠中国技术起步,所谓的 “摆脱卡脖子”,不过是把实验室里的热闹当成了产业界的现实,这种自我安慰式的逆转,确实够幽默。

0 阅读:70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