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山东菏泽,一老人离世后办丧宴,结果因外面下着大雨,根本无法摆桌,只好先借村民的猪圈一用,但是村民们没有一个抱怨,表示都能理解,而且也没有异味,吃得很开心。 10月15日,山东菏泽连续下了好几天雨,村里一户人家正在办白事,原本计划在院子里搭棚摆席,但雨一直不停,土路全是泥,根本没法正常操办。 农村办白事讲究多,尤其是丧宴这一环节,按照当地习俗,老人去世后要请亲戚朋友来吃顿饭,既是答谢大家帮忙,也是送老人最后一程,这家准备了34桌席面,眼看着时间到了,场地却成了问题。 外面搭的棚子挡不住风雨,地面湿滑不说,桌椅板凳摆上去就陷进泥里,换地方吧,村里也没有能容纳30多桌的公共场所,正犯愁的时候,邻居主动提出,自家有间闲置的棚屋可以用。 这个棚屋原本是准备养猪的,但一直没养过,干干净净空在那儿,面积够大,能遮风挡雨,虽然简陋了点,但总比在泥地里强,主家跟亲戚们商量,大家都说行,没人计较环境好不好。 当天来帮忙的村民把棚屋里外打扫了一遍,桌椅板凳搬进去,红白理事会的人也过来帮忙布置,虽然条件比不上正常办席,但该有的流程一样没少。 前来吊唁的亲友陆续到了,看到宴席摆在这里,有人愣了一下,但也就是那么一下,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谁家办事还没遇到过难处?能把事情办下来就不错了,哪还挑剔环境。 农村办白事确实不容易,以前讲排场的时候,一场白事能摆上百桌,烟酒菜肴样样都要好的,一家人要花掉好几万,这些年提倡简办,很多地方改成“一碗菜”,每人一份,既保持了仪式感,又不至于太铺张。 回到这场雨中的宴席,34桌坐满后,主家的孝子按规矩给大家磕头请饭,现场安安静静的,没人大声说话,虽然环境简陋,但气氛庄重,该有的礼数都在。 有位来帮忙的大叔说,农村就是这样,遇到事了大家搭把手,今天我帮你,明天你帮我,谁家还没个难处?这次要不是有人主动借地方,这宴席还真不知道怎么办。 刷到这个新闻,第一反应是有点心酸,但更多的是感动。 山东菏泽这家人遇到大雨还能想到用闲置猪圈办丧宴,乡亲们也都理解配合,这才是真正的人情味。 农村办白事最怕遇到恶劣天气,但人家这猪圈根本没养过猪,干净没异味,还能摆下34桌,比淋着雨踩一脚泥强多了! 有人说“在猪圈吃饭晦气”,我觉得这是没搞懂农村的实在。现在很多地方办丧事攀比成风,一场葬礼花好几万,甚至借钱撑面子,反倒不如这种灵活应对来得真诚。 老人生前孝顺比死后讲究排场重要得多,你看村里人谁不明白这个理? 而且现在国家也提倡“厚养薄葬”,像山东有些地方推行“白事一碗菜”,不搞铺张浪费,反而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 菏泽这家人遇到困难不放弃仪式,乡亲们也不挑剔环境,正是体现了“情分比形式重要”。 如果你们遇到这种情况,是愿意冒雨吃席,还是将就一下用干净闲置空间?我觉得农村人这种“事儿来了一起扛”的劲儿,现在真挺难得的。 如果换作是你,能接受在这种临时场地参加丧宴吗?你觉得传统仪式的规矩和实际情况冲突时,该怎么平衡? 信源:大象新闻
10月15日,山东菏泽,一老人离世后办丧宴,结果因外面下着大雨,根本无法摆桌,只
文史充点站
2025-10-17 18:01:23
0
阅读: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