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在对中国使的招,跟当年整垮日本用的手段一模一样!如今他们计划已完成一大半,只要供应链彻底成型,到时候根本不用动武,就能达成目标。 当年日本在80年代多风光,丰田汽车、索尼电器卖遍全世界,甚至敢喊“买下美国”,连纽约地标性的洛克菲勒中心都成了日本企业的资产。 1995年日本GDP冲到了美国的七成多,刚好踩中了美国画的红线——谁的经济体量摸到它的60%,谁就成了眼中钉。 美国立马露出了獠牙,根本没动一兵一卒,光靠经济手段就把日本拖进了“失去的三十年”。 最先动手的是贸易战,那会儿日本对美顺差一年比一年多,1994年光汽车和电器就赚了美国650亿美元,占了美国总逆差的四成多。 美国二话不说就搬出《贸易法》里的“301条款”,前后搞了24次调查,专挑日本的优势产业下手。 汽车行业首当其冲,美国逼着日本自愿限制出口,每年只能卖168万辆到美国,还得乖乖去美国建厂解决当地就业。 钢铁行业更惨,日本被迫承诺把美国市场占有率死死摁在5.8%,等于捆住手脚跟美国企业竞争。 比贸易战更狠的是金融绞杀,1985年美国拉着四个国家,在纽约广场饭店逼着日本签了《广场协议》,说白了就是强逼日元升值。 协议签完不到三年,日元兑美元从240:1跌到120:1,日本出口的东西一下贵了一倍,原本物美价廉的优势瞬间没了。 为了保经济增长,日本只能印钱搞宽松,结果钱没进实体经济,全涌进了股市和楼市,东京银座一平米地价能买曼哈顿一栋楼,泡沫吹得比气球还大。 1990年泡沫一破,日本经济直接崩盘,到现在GDP还在四万亿美元上下晃悠,再也没回过巅峰。 再看现在对中国,简直是同一个剧本换了主角。 2014年中国GDP首次超过美国的60%,刚踩线美国就动了手,2017年直接启动对华301调查,给中国贴上个“竞争对手”的标签就开干。 贸易战先开炮,从加征25%关税到威胁加征100%,连港口都专门刁难中资船舶,额外收费把成本转嫁给企业和消费者,这跟当年逼日本限制出口的路数一模一样。 半导体领域更是复制粘贴式打压。中国芯片产业刚有点起色,美国就拉着盟友搞封锁,2020年起一步步卡华为的脖子,先是限制供货,后来干脆全面断供高端芯片,导致华为手机出货量断崖式下跌。 接着又搞《芯片与科学法案》,逼着荷兰ASML不准卖高端光刻机给中国,还威胁盟友不准用中国芯片技术。 现在更撺掇着搞“芯片四方联盟”,想把中国踢出全球芯片产业链,这和当年逼日本开放芯片市场、抢走份额的手段没区别。 更让人警惕的是供应链围堵,这正是美国现在全力推进的杀招,当年日本产业链依附美国,关键设备和技术说断就断,现在美国想故技重施,把中国排除在关键产业链之外。 就说芯片吧,2025年中国车规级芯片需求突破150亿颗,但自主供给率不足30%,美国看准这个缺口,逼着台积电、三星去美国建厂,还限制向中国出口制造芯片的设备。 不光是芯片,新能源领域也在下手,美国《通胀削减法案》逼着企业不能用中国产的电池原料,想把中国从新能源产业链里剥离出去。 现在美国这计划确实完成了大半,高端芯片断供已经让不少中国企业头疼,芯片四方联盟也拉起来了,不少盟友开始选边站。 但咱得说句实在的,中国不是当年的日本,这戏没法按老剧本演到底。 当年日本政治军事全靠美国,十年换7任首相,政策根本没法连贯,美国一施压就只能妥协。 中国不一样,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苹果想换供应商都难,美国自己的工厂都因为缺中国零件倒闭裁员。 而且中国国内市场大,2025年前7个月对“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就有4.57万亿元,比中美贸易多一倍还多,不用单靠美国市场吃饭。 更关键的是中国敢跟美国硬刚,不像日本那样任人拿捏,美国禁运光刻机,咱就自己搞研发,2024年国产芯片自给率已经到35%,预计2030年能超50%,美国想靠供应链卡死中国,没那么容易。 美国总以为这套打压招数屡试不爽,当年整垮苏联,坑惨日本,现在想故技重施。但时代变了,中国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有庞大的市场、完整的工业体系,还有不服输的研发劲头。 美国供应链围堵这招确实阴,但越逼中国,中国自主创新的脚步越快,当年日本妥协换来了失去的三十年,中国明白妥协换不来安宁,只能靠自己把产业链根基扎稳。
美国现在对中国使的招,跟当年整垮日本用的手段一模一样!如今他们计划已完成一大半,
漫聊小知识
2025-10-17 17:44:4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