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玩命冲击,翼龙2乱杀,巴士兵看着夜视仪扫射。塔利班20年打击美军最有效招数,在巴基斯坦面前彻底失灵,只能向巴基斯坦请求停火。 新华社消息,在阿富汗请求下,巴基斯坦同意暂时停火48小时。这说明塔利班在经过一夜冲锋被击退后,认识到在巴基斯坦面前确实缺乏对抗能力只能接受停火。 据报道,阿富汗塔利班这次突击选择在了10月15日夜间,就是趁着夜色掩护发起突击。 先说说他们当年对付美军有多管用,2008 年瓦纳特基地之战就是典型,塔利班纠集四五百人,趁着夜色顺着灌溉渠摸进阵地,用火箭弹先敲掉美军的迫击炮阵地,再集中火力冲击防御薄弱的观察哨,把 24 岁的美军排长逼得带着士兵用 M4 卡宾枪连发扫射,最后靠 155 毫米榴弹炮和 A-10 攻击机才勉强解围,即便这样美军还是付出了 9 死 27 伤的代价,没多久就灰溜溜放弃了基地。 那时候塔利班的逻辑很简单:夜色是掩护,地形是屏障,打了就跑不恋战,靠着这种 “蚂蚁啃大象” 的套路硬生生拖垮了美军的作战信心。 可这次对着巴基斯坦军队,这套玩法彻底失灵了。10 月 15 日凌晨,塔利班选了同样的深夜时段,拉出 700 名精锐,扛着苏制 T-55 坦克、美式悍马这些压箱底的装备,想复刻当年的渗透突袭。 结果刚摸到边境线就傻了眼,巴军士兵手里的中国产热成像夜视仪把漆黑的夜色照得跟白昼似的,他们藏在山脊后的身影在屏幕上跟 LED 灯牌一样显眼,连胡须上的汗珠都能看清。 更要命的是天上还有翼龙 2 无人机盘旋,这款续航超 20 小时的察打一体无人机早就把他们的坦克、弹药库甚至躲在坎大哈的情报头子瓦西克的位置摸得一清二楚,精准制导炸弹下来,坦克瞬间炸成废铁,悍马在 BA-7 导弹下变成火球,瓦西克刚上车就被 “隔空斩首”,指挥链当场断了线。 说白了就是技术代差把塔利班的战术优势全磨没了。当年对付美军时,塔利班靠 “敌进我退” 的游击套路能钻空子,因为美军在 60 多万平方公里的阿富汗最多才部署 9000 人,根本没法全域封控。 可巴基斯坦是本土作战,开伯尔 - 普什图省这些边境地带早就布下了密集的防御网,部队部署密度比美军当年高了好几倍,再加上十年反恐攒下的 “恐怖分子活动数据库”,能跟美国卫星实时对接,塔利班的行军路线、集结点全在巴军的监控里,所谓的 “隐蔽突袭” 不过是往火力网里钻。 更讽刺的是,塔利班掌权后有了固定的营地、哨所这些 “固定资产”,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打一枪就钻进荒山,现在要守着阵地过日子,等于把自己钉在了无人机的瞄准镜里。 战斗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巴军 10 月 12 日刚交手就公布战果:击毙 200 多名塔利班武装分子,自身仅 23 人阵亡。 15 日的夜战更夸张,翼龙 2 配合枭龙战机形成 “空中猎杀组合”,无人机先标定目标,战机挂载精确制导炸弹实施米级打击,塔利班连像样的防空火力都没有,只能眼睁睁看着头顶 “点名”。 等到巴军步兵端着枪扫射时,剩下的武装分子早就没了冲锋的勇气,那些曾在中东战场风光的美苏装备,此刻全成了堆在地上的废铁。 打了一夜下来,塔利班不仅没占到半分便宜,反而把坎大哈的营级指挥部、边防旅设施全丢了,最后实在撑不住,只能主动通过外交渠道求停火,才有了后来巴基斯坦同意的 48 小时临时停火。 这根本不是战术失误,而是时代变了。美军当年的困境是 “远征作战耗不起”,巴基斯坦却是 “本土防御必须赢”;塔利班当年对付的是缺乏地形熟悉度的外来军队,现在面对的是情报网深入部落、装备比自己先进一代的邻居。 当翼龙 2 的摄像头在夜空里锁定目标,当热成像仪让黑夜失去掩护,那些靠夜色和勇气吃饭的老招数,自然也就成了笑话。
塔利班玩命冲击,翼龙2乱杀,巴士兵看着夜视仪扫射。塔利班20年打击美军最有效招数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17 16:26:31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