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退出!拉脱维亚退出!波兰和芬兰也退出!今年3月,挨着俄罗斯的国家突然集体搞了个大动作,直接宣布要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立陶宛退出!拉脱维亚退出!爱沙尼亚退出!波兰和芬兰也退出!这阵仗,简直像是东欧版的集体退群大会。 今年3月份,几乎在同一时间,这五个挨着俄罗斯的国家宣布要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一个原本象征和平与人道的条约,就这样被现实打了个稀碎。 消息一出,整个欧洲的神经都跟着紧了一下,这事儿要是放在十年前,谁敢想? 《渥太华禁雷公约》可是人类理想主义的产物,1997年签的,164个国家都拍胸脯保证——不用、不造、不卖杀伤人员地雷,想让世界少几个断腿的小孩,多几片能种粮的土地。 可二十多年过去,理想还在,现实却变了模样,俄乌战争打到第三年,炸出了不少尘封的恐惧。 俄罗斯本来就没签这个公约,打起仗来地雷用得那叫一个爽,雷区密得像钢铁森林,连卫星都看得出闪光点。 乌克兰士兵一脚下去,生死就在那一瞬间,这样的战场让邻居们心头发凉,要是有一天火烧到自家门口,靠条约能挡得住吗? 立陶宛第一个坐不住,这个280万人口的小国,已经开始在边境埋雷,国防部长萨卡利埃内直说保命要紧。 波兰的动作更大,他们启动所谓的东部屏障计划,打算在靠近白俄罗斯的边境上修障碍墙、布反坦克雷,把边界变成一条铁刺线。 芬兰也紧随其后,他们和俄罗斯那条1300多公里的边境线,平时巡逻都得靠雪地摩托,如今打算全线加强防御。 三国加上波兰、芬兰,这就成了一个北方雷带,像是给欧洲心脏外面套了层铁丝网。 退约的理由说白了就俩字:害怕。 俄乌战场的炮声、空袭、地雷,全都成了现实版本的警示片,东欧国家从那一刻起明白一个道理,靠北约援助不如靠自己动手,等北约商量完要不要出兵,家可能都被炸成了灰。 再说地雷,便宜得很,波兰的工厂一枚地雷成本不到50美元,一个月能造十万枚,比买一辆装甲车划算多了。 用这些国家自己的话说,这玩意儿低成本、高威慑,是真正的平民防线,只是这种安全感来得太粗暴。 联合国早就警告过,地雷不会分敌我,战时防敌人,战后害自家人,全球每年有五千多人被地雷炸死炸伤,其中大多数是平民和孩子。 你以为战争结束就能安心种地?不,一脚踩下去,可能是十年前埋下的旧账。 可是换个角度看,这几个国家也确实没什么别的选择,国家小,军力弱,挨着俄罗斯——这组合不焦虑才怪。 他们的逻辑很现实:北约的保护伞太远,俄罗斯的威胁太近,那就干脆自保,哪怕要被骂不人道,也得活下来再说。 这种从理想退回到现实的姿态,其实比地雷更让人唏嘘,欧洲曾经梦想用条约和外交让大陆变成无战之地,如今却又回到了冷冰冰的军事算计。 这件事的荒诞之处在于,越想防止战争的国家,越容易被战争的阴影裹挟,地雷阵看似是安全网,其实更像心理安慰剂。 它能挡住敌人,却挡不住恐惧,俄罗斯不签公约,西方撕公约,最后所有人都成了自己恐惧的囚徒。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