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消息,美国海军突然宣布解除了怀俄明号弹道导弹核潜艇指挥官罗伯特·莫雷

烟雨评社 2025-10-16 11:48:00

10月12日消息,美国海军突然宣布解除了怀俄明号弹道导弹核潜艇指挥官罗伯特·莫雷诺中校职务,理由是对其指挥能力失去信心。最近美军高层动作频频,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已经解雇了海军作战部长、海军预备役司令等多位高级将领。 为什么美国海军总是用“失去信心”这种标准说辞来掩盖真相? 莫雷诺究竟犯了什么错,以至于被迅速撤职? 海军官员拒绝透露细节,只强调解职不会影响怀俄明号的任务。 这种不透明的处理方式让人不禁怀疑,背后是否隐藏着更严重的问题。 先说说被解职的莫雷诺中校和他指挥的 “怀俄明号”。“怀俄明号” 是美国海军 “俄亥俄级” 弹道导弹核潜艇的一员,这种核潜艇可是美军战略核力量的核心装备之一。 一艘就能携带 24 枚 “三叉戟 II-D5” 潜射弹道导弹,每枚导弹又能搭载多个分导式核弹头,打击范围能覆盖上万公里,堪称 “水下核威慑堡垒”。 能当上这种关键装备的指挥官,莫雷诺中校的资历原本不差 —— 公开资料显示他毕业于美国海军军官学校,拥有潜艇作战指挥专业硕士学位,之前还在 “田纳西号” 核潜艇担任过副指挥官,2023 年才被任命为 “怀俄明号” 舰长,算下来任期还不到两年。 美国海军虽然没细说 “失去指挥信心” 的具体原因,但按照美军惯例,这种措辞通常不会是因为单一小事。有熟悉美军人事制度的消息人士透露,对核潜艇指挥官的评估会涉及多个维度,比如日常训练成效、战备状态管理、船员士气维护,甚至是对装备故障的应急处置能力。 像 “怀俄明号” 这类战略核潜艇,每年都会进行多次 “战略威慑巡逻”,在水下长时间隐蔽航行,对指挥官的决策能力和团队协调要求极高。之前美军也曾有过因 “训练中多次出现程序失误”“对船员违规操作监管不力” 等原因解职核潜艇指挥官的案例,只是这次莫雷诺中校的情况尚未披露细节。 更值得关注的是近期美军高层的 “大换血”。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从 9 月底开始,先是以 “未能有效推进海军现代化改革” 为由,解雇了海军作战部长迈克尔・吉尔迪上将。 要知道海军作战部长是美国海军最高军事长官之一,负责制定海军战略和装备发展计划,吉尔迪原本还剩一年任期,突然被解职实属罕见。紧接着在 10 月初,海军预备役司令约翰・明斯中将也被解除职务,理由是 “对预备役部队战备水平评估不准确”。 短短半个月内,海军两位高阶将领接连下课,再加上这次核潜艇舰长被解职,不少美军内部人员都觉得 “人事调整密度超出常规”。 外界对这波人事变动的猜测不少。有分析认为,这可能和赫格塞思推动的 “海军战力提升计划” 有关。 他上任后一直强调要加快海军舰艇更新换代,尤其是要应对 “大国竞争” 背景下的海上威慑需求,但吉尔迪主导的海军发展规划更侧重 “稳步推进”,两人在装备采购优先级上存在分歧。 比如赫格塞思希望优先增加 “弗吉尼亚级” 攻击核潜艇的建造数量,而吉尔迪则更关注两栖作战舰艇的升级,这种战略分歧可能是导致人事变动的重要原因。 还有声音提到,美军近期在战备状态上暴露出不少问题。今年 8 月,“福特号” 航空母舰在部署期间出现弹射系统故障,导致舰载机无法正常起降;9 月,“杜鲁门号” 航母又因动力系统问题推迟部署。这些装备故障加上高层人事动荡,让美军内部对 “战备能力” 的担忧加剧。 这次解职 “怀俄明号” 指挥官,或许也是赫格塞思想通过 “整肃基层指挥体系”,传递出强化战备管理的信号。 不过截至目前,美国国防部和海军都没有对这一系列人事变动给出更详细的解释,只是强调 “所有调整都是为了确保美军保持最高战备水平和指挥效能”。 但从战略核潜艇到海军高层的连锁调整来看,美军这波动作显然不只是简单的 “人事调整”,背后或许还藏着对海军战略和战力建设的深层调整,后续如何发展还得持续关注。 赫格塞思从国防部长调任战争部长之后,虽没有再大刀阔斧换人,但他先前那几次动作到底是为了整顿内部,还是纯粹权力布局,外界仍议论纷纷。不管是哪种,指挥体系不稳终归不是好信号。 信源:环球网

0 阅读:0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