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程子华率部秘密进关,途经密云时,他听说密云只有2000守军,就打算花

如梦菲记 2025-10-16 10:51:35

1949年,程子华率部秘密进关,途经密云时,他听说密云只有2000守军,就打算花3个小时拿下密云,谁知打了3天才发现情报有误!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8年底,辽沈战役刚结束,东北野战军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中央军委的命令就下来了:秘密入关,配合华北军区围歼傅作义的王牌35军。   这支35军可不是一般部队,是傅作义手里最能打的家底,要是能把它吃掉,整个华北的局势就彻底明朗了。   为了不让傅作义察觉到东北野战军南下的动向,部队做了周密安排,沈阳城里大张旗鼓地办庆功宴,战士们包饺子、看演出,热热闹闹的样子全让国民党的情报人员看在眼里。   程子华带着4纵和11纵专门挑了偏僻路线,从喜峰口、冷口这些地方入关,白天找地方躲着,晚上摸黑赶路,马蹄都裹上棉布,就怕弄出一点动静。   12月初,部队到了蓟县附近,这时候侦察兵回来报告,说密云县城里只驻扎着一个保安团,大概2000来人。   程子华看了看地图,密云这个位置卡在平古铁路和潮白河渡口,要是不管它,万一敌人从背后捅刀子,后勤补给线就麻烦了。   再说了,国民党的保安团大家都清楚,装备差、训练松,2000人守一座县城,按常理三个小时足够拿下。   11纵的几个师很快制定了作战方案,142师打东城和北城,143师攻南城西城,144师做预备队,战士们情绪挺高,觉得这就是个小战斗,打完继续西进追35军,不耽误事。   12月2日战斗打响,部队刚接近城墙就发现不对劲,密云的城防比想象中结实太多,高大的城墙上密密麻麻全是碉堡,护城河里插满削尖的木桩,城外二百米内的房子都被拆了,根本找不到掩护。   更要命的是,城里的火力强得出奇,根本不像保安团该有的配置。   142师424团负责主攻,几次冲锋都被压了回来,炸药包和手榴弹很快就消耗光了,突击队伤亡过半。   143师429团就是董存瑞生前那个部队,他们好不容易在南城炸开一个口子,5连连长王永贵带人冲进去,立刻陷入交叉火力网,巷战打得异常惨烈,一条街一条街地争夺,全连170人最后只剩38个。   程子华在指挥部急得直跺脚,前线不断传来伤亡报告,他这才意识到情报出了大问题。   城里哪是什么2000人的保安团,国民党13军89师的两个主力团也在里面,加上保安团和警察队,总兵力足有7000多人,装备还都是美式武器。   这仗已经骑虎难下了,撤吧,前面牺牲的战士白白送命,不撤吧,又耽误了西进计划。   程子华只能下令投入预备队144师,同时让4纵加快速度,无论如何要按原计划切断平绥铁路,战斗整整持续了三天三夜,战士们白天顶着炮火往上冲,晚上摸黑挖战壕,城墙下堆满了尸体。   12月5日下午,部队终于攻进城里,清点战果时发现敌人连火箭筒都有,难怪这么难啃。   密云的枪炮声传到北平,傅作义一下就明白过来了,能戴狗皮帽子的只有东北野战军,这说明林彪的主力已经入关。   他赶紧给张家口的35军发电报,让他们立刻撤回北平,同时派104军去接应,这一下,中央军委原本设计好的围歼计划全被打乱了。   毛主席接连发来电报,措辞很严厉,说程子华擅自攻打密云,打草惊蛇,差点坏了全局,程子华带着部队日夜兼程往西赶,想办法补救。   幸好35军的军长郭景云行军不快,华北2兵团抓住机会在新保安设了伏击圈,最终还是把35军给困住了。   单从战术层面看,密云战役歼敌5000多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算是打赢了,但从战略角度讲,它暴露了东北野战军的行踪,让傅作义警觉起来,险些放走了35军这条大鱼。   这个教训太深刻了,情报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个小小的数字误差,可能就会改变整个战局的走向。   程子华后来在回忆录里反思,如果当时绕开密云,直接去切断平绥铁路,结果会不会不一样,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但那些在密云城下牺牲的战士,他们用生命为平津战役的胜利铺平了道路。   战争就是这样残酷,每一步决策都可能关乎无数人的生死,每一次情报失误都要用血的代价来弥补。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央视新闻——国家记忆:平津战役中的密云之战

0 阅读: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