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网最后悔的估计就是武汉那家建筑公司的老板了。不是因为赔了三万三千块钱,也不是因为官司从仲裁打到一审又打到二审全都输了,而是因为一场本可避免的风波,让公司在人心和口碑上栽了跟头。 事情其实不复杂。公司里一位王姓员工,是家里的独子,父亲肝癌晚期要做手术,身边没有其他亲人能帮忙。2024年3月15日,他通过微信向公司总经理请假7天,详细说明了情况,也汇报了工作安排。看到领导没回复,他又赶紧打了电话过去说明。得到口头同意后,他才安心去陪父亲做手术。结果七天后他回来上班,等到的不是关怀,而是一纸开除通知,理由是无故旷工。 王先生从2021年10月入职,在公司干了两年多。父亲患癌手术,对于任何一个独生子女来说,都是必须扛起的责任。法院后来在判决里说得很明白,这种请假事由具备必要性、紧迫性和合理性,符合公序良俗,用人单位理应体恤。而且,公司也拿不出证据证明他们明确拒绝过这次请假,或者告知过王先生复杂的请假流程,甚至在王先生请假期间也没提醒过他返岗。 这事儿看起来是考勤制度问题,根子上却是管理思维的问题。有些企业把规章制度用死了,忽略了具体情境下的人之常情。好在法律不认可这种冷冰冰的处理方式。最终法院判决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赔偿金。这个案例也让人注意到一些地方像上海已经出台了明确的老年人陪护假政策,老年人生病住院期间,赡养人可以享受每年累计不超过七个工作日的陪护假,期间的工资按正常出勤发放。这其实是从制度层面给子女尽孝提供了一些保障,也让企业处理类似情况时有章可循。 王先生的这场官司,从劳动仲裁打到法院一审、二审,历时一年多,到2025年3月才有了最终结果。对企业来说,这次判决无疑是一次深刻的提醒:用工自主权不是无限大的,它在行使时必须合法、合理,不能违背公序良俗这个基本底线。留住员工的,往往不只是薪水,还有困难时刻的那点人情味。
现在全网最后悔的估计就是武汉那家建筑公司的老板了。不是因为赔了三万三千块钱,也不
才高八斗圆圆月
2025-10-15 17:46: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