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因生不出儿子被软禁16年,后又因此被休,不曾想,31岁再嫁英国19岁小鲜肉,竟一口气连生5个儿子,气坏前夫! 提起埃莉诺,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王后”——法国王后、英国王后、欧洲的贵族女性典范。 但如果只把她看作某个国王的妻子,那就太低估她了,她的一生,不是靠婚姻得来的荣耀,而是靠实力、胆识和手腕赢来的权力。 埃莉诺真正的起点,是她那片富得流油的家乡——阿基坦公国,那是一片几乎独立于法国王权之外的领地,面积大、税收高、出产丰富,光是葡萄酒贸易就能养活成千上万人。 15岁那年,父亲威廉十世突然去世,整个公国都传出同一个消息:这个少女成了欧洲最值钱的继承人,她不仅继承土地和财富,还继承了一个身份。 这意味着,她不是哪个国王的附属,而是实实在在的领主,她能下令征税、能组建军队、能签订条约,换句话说,她自己就是一个“小国家”。 那时的欧洲,王室和贵族争相想娶她,谁能迎娶阿基坦公爵夫人,谁就能获得巨大的政治利益。 最终,法王路易六世看中了这个机会,急忙让儿子路易七世迎娶她,以此把阿基坦的财富和力量纳入法兰西的版图。 婚礼极为隆重,教士、骑士、贵妇齐聚一堂,整个法国都在庆贺,但对埃莉诺来说,这桩婚姻更像是一场政治交易。 她年轻聪慧,性格独立,懂拉丁文、会骑马、能弹琴唱诗,可她的新婚丈夫却是个信仰虔诚、拘谨刻板的男人,两人从性格到思想几乎格格不入。 刚结婚没多久,她就被要求像修女一样过日子,不能随意出行,也不能干涉政治,可埃莉诺不甘心做花瓶。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时,她跟随丈夫亲赴前线,带领自己的随从队伍横跨地中海,意图展示她的勇气与领导力。 结果,因战事失利与意见不合,两人关系彻底破裂,甚至有人在教会上公然传出流言,说她与叔叔关系暧昧,这让她名誉受损,最终导致婚姻以“无继承子”为由被废。 当整个法兰西都以为她会就此沉寂时,埃莉诺却迅速出招,离婚还没几个月,她便与英格兰的亨利订婚,这个男人后来成了英王亨利二世,她没有等任何人的安排,而是主动选择了自己的命运。 这一婚,把她的影响力推到了欧洲政治的顶点,因为她带来的阿基坦公国,使亨利的势力范围一下扩张到法国西南部。 那时的英格兰国土加上阿基坦,几乎把法国包围,法国国王路易七世看着前妻的丈夫成了自己最大的敌人,气得几乎发疯。 亨利二世是个雄心勃勃的国王,他勤政果断,但对妻子控制欲极强,埃莉诺虽然身为王后,却很快发现自己被排挤在决策圈外。 她不甘心一辈子当附属,尤其是在她为亨利生下五个儿子之后——这五个儿子才是真正的权力钥匙。 当她意识到丈夫的权力越发集中、自己和孩子们被边缘化后,她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支持儿子们起兵反叛父亲。 那是一场家族与王权的战争,母子对父亲,妻子对丈夫,结果叛乱失败,亨利二世震怒,将她软禁在城堡里长达十多年。 可这16年并没有让她变成囚徒,她在禁锢中继续掌握情报,派人秘密联系教士和贵族,她明白,自己最大的力量是母亲身份,只要有一个儿子继位,她就能重回舞台。 果然,等亨利二世死后,她的儿子理查成为新国王——史称“狮心王”,理查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释放母亲,那一年,埃莉诺已经67岁,可她精神矍铄,仍然能骑马巡视领地。 理查远征十字军期间,她主持国家事务,她审理政务、协调贵族、确保财政运作,一切井井有条。 当理查在异国被俘,她又亲自筹集赎金——那可是天价银两,几乎掏空英格兰财政,她穿越半个欧洲,奔走谈判,硬是把儿子赎了回来。 到了她晚年,她不仅是英格兰最受尊敬的女性,也是全欧洲王室的“女族长”,人们称她为“欧洲的祖母”,因为几乎每一个重要王族,都能追溯到她的血脉。 最终,她在丰特弗洛修道院度过余生,葬在丈夫和儿子身边,那一刻,她的传奇终于落幕,但留下的,是贯穿整个中世纪的权力遗产。 埃莉诺的一生,是欧洲贵族女性中最罕见的奇迹,她既是公国统治者、两国王后,又是国王之母。 她的故事证明,女人的力量从不是附庸的产物,而是来自对自己命运的掌控,她不是王冠的装饰者,而是能决定王冠归属的人。 信源:百度百科——阿基坦的埃莉诺
19个月仅见一面,哈里却给查尔斯“一记耳光”?就在全球以为英国王室能因查尔斯国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