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农村四哥做红烧挑挑肥肠,我忍了 看到684元买6头猪的肥肠,我也忍了 可是看到农村四哥做出来的肥肠,我实在忍不住了 老实讲,我刷到农村四哥做红烧挑挑肥肠的视频时,第一反应是“这波稳赚”——684元买6头猪的肥肠,听起来跟捡着便宜似的!结果我拿着计算器扒成本,越算越懵:一头猪肥肠约10斤,6头就是60斤生的,合11.4元/斤,可肥肠处理要去油脂啊,损耗率至少30%,最后能用的熟肥肠也就40斤。再加上冰糖、卤包这些配料50块,他和爸半天人工按农村零工算150块,总成本884元,熟肥肠成本直接超22元/斤! 之前我帮我妈洗过一次肥肠,本来想搓两次就完事儿,结果我妈拿着筷子敲我手:“瓜兮兮的!不翻过来洗内壁,搓100次也是白洗!”现在看四哥说“清洗18次”,网友却追问“翻没翻过来”,我才算懂——这清洗18次看着给力,要是没翻内壁,那就是“表面功夫”啊!我当时没翻,洗出来的肥肠炖完还有腥味,最后全倒了,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浪费,四哥要是没翻,顾客吃着不也得吐槽? 说实话,看四哥做肥肠的步骤,我都馋了——冰糖炒色、加卤包卤1小时,再切小块炖40分钟,最后加盐、味精、生抽,出锅拌白饭,他吃得那叫一个香,我都想冲进屏幕抢一口!本来想“这味道肯定好卖”,结果一想到价格,我又郁闷了:四川本地生肥肠才5-7元/斤,网友说外地熟肥肠能卖29元,可四哥要是卖25元/斤,每斤才赚3块,60斤生肥肠最后才赚116元;要是卖30元,本地顾客又得说“太贵了”,这咋整? 我外婆常说“一分付出一分回报”,可四哥这18次清洗、1小时卤制、40分钟炖煮,付出的比谁都多,回报却卡在“卖贵挨骂、卖便宜亏本”的夹缝里。之前我在菜市场买熟肥肠,25元/斤我还觉得贵,现在算完四哥的成本,才知道商家也难——你以为人家赚得多,其实人家连人工钱都快赚不回来!这事儿想想就觉得无奈,难道做小吃卖,就只能这么难吗? 本来想跟着四哥的教程学做肥肠,结果点开评论区直接看懵了——有人说“这视频咋跟‘白菜’的那么像?话术都一样”,有人追着问“肥肠翻过来洗没”,还有人羡慕“四川肥肠5块一斤,我们这29块”,吵得比菜市场还热闹!我回头找了“白菜”的视频对比,还真发现话术有点像,都是“今天花XX买XX,和爸妈一起做了卖”,这算模仿还是巧合啊? 更郁闷的是,我之前拍过做红烧肉的视频,有人评论“像白菜博主”,我当时还委屈,觉得自己明明是原创,后来才知道三农博主现在卷得很,2024年数量涨了45%,流量全往头部跑,中小博主不跟着成熟模板拍,根本没人看。就像四哥,要是不这么拍,可能连1万播放都没有,可拍了又被说模仿,这不是两难吗?我邻居张叔常说“做事别太钻牛角尖,先活下去再说”,可网友不管这些,只盯着“原创不原创”,你说这冤不冤? 要是你也想跟四哥一样做小吃卖,听我一句实在的,别光看原材料便宜就冲!先算清损耗——像肥肠、猪内脏这些,损耗率能到40%,比你想的多得多;再算人工,别觉得自己的时间不算钱,不然最后赚的还不够辛苦费。洗内脏的时候,一定记得翻过来洗内壁,别学我之前偷懒,不然做出来有腥味,白忙活一场。 至于说到,拍视频要不要学别人的模板,我的建议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人家的细致步骤没问题,但话术和风格得有自己的东西,不然容易被说模仿。还有,别太在意网友的争吵,有人夸有人骂都正常,你做的是味道,不是人人都满意的“完美视频”。我外婆常说“慢慢来,别着急”,做小吃和拍视频都一样,稳扎稳打比啥都强,你说对不?
最近,西贝餐厅有位厨师表演制作猪排烩酸菜。本以为会有专业操作,没想到,做菜的过程
【59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