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在对中国使的招,跟当年整垮日本用的手段一模一样!如今他们计划已完成一大半,只要供应链彻底成型,到时候根本不用动武,就能达成目标。 说白了,美国这套打压老二的套路早就玩得熟透了,当年日本GDP摸到美国60%那条红线,就被整得陷入“失去的三十年”,如今中国经济体量越过同一条线,他们立马把旧剧本翻出来换了个主角名,连台词都没改几句。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汽车和电子产品在美国市场横冲直撞,丰田、索尼的广告牌恨不得竖满纽约街头,美国国会山的议员们看着本土工厂倒闭潮急红了眼,直接拉上英法德搞出《广场协议》,表面喊着“调整全球汇率平衡”,实则逼着日元三年间从1:240飙升到1:120。 可日元升值也没马上打垮日本出口,1985到1990年日本出口额反而从2108亿美元涨到了3270亿美元,美国一看这情况又亮出底牌,1986年逼着日本签了《美日半导体协议》,不仅限定日本半导体对美出口份额不得超过20%,还逼东芝、NEC公开芯片制造技术,甚至派官员直接进驻日本企业监督产能。 这期间美国还启动了24次“301调查”,专门对着日本汽车加征100%的关税,最后逼得丰田、本田把工厂迁到美国本土,这才暂时把日本制造业的势头压下去。 更损的是,美国借着汇率升值炒日本的资产泡沫,等股市、楼市都涨到天上去了,又突然收紧钱袋子,1990年泡沫一破,日本经济直接被钉在原地动不了了。 现在对付中国,美国连套路都懒得创新,简直是照着日本的剧本描红。2014年中国GDP刚超过美国的60%,奥巴马就搞了个“重返亚太”,到了特朗普这儿直接在2018年打响贸易战,对着3000多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关税,理由跟当年说日本“贸易不公平”一模一样。 紧接着“301调查”又拿出来用了,这次瞄准的是中国的高科技产业,从5G设备到新能源电池,列的清单比当年对日本的还长。 汇率方面虽然没搞出第二个《广场协议》,但美国财政部年年炒作“人民币操纵汇率”,逼着中国在汇率政策上让步,说到底还是当年逼日元升值的老路子,就是想通过金融手段削弱中国出口的竞争力。 技术封锁这块比当年对日本狠多了,当年美国只是逼日本转让半导体技术,现在直接抡起“技术脱钩”的大锤。 2022年出台的《芯片与科学法案》砸了520亿美元当补贴,还要求拿补贴的企业十年内不能在中国扩建先进制程的产能,另外还联合荷兰、日本封锁光刻机出口,连ASML的中低端DUV设备都想卡我们的脖子。 可市场规律不给美国面子,2024年全球五大半导体设备商还是给中国卖了380亿美元的设备,东京电子48%的收入都来自中国,ASML也承认“中国市场没法替代”。 这情况跟当年美国逼日本限制半导体出口一模一样,只不过现在中国没像日本那样乖乖听话,反而加快了自主研发的速度,华为海思、中芯国际硬是在封锁里啃下了28纳米制程这块硬骨头。 最像当年的还是在供应链上动手脚,美国当年逼着日本汽车企业把工厂迁到美国,现在则拉着盟友搞“友岸外包”。一边通过《通胀削减法案》给新能源企业发补贴,却规定用了中国电池组件的电动车拿不到补贴;另一边还撺掇苹果、英特尔把产能转移到印度、越南,另外还搞了个“芯片四方联盟”,想把中国踢出高端供应链。 可中国不是当年那种严重依赖美欧市场的日本,202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占比已经超过27%,全球31.5%的苹果供应商都在中国,美国企业自己先扛不住了,南卡州有一家电视机厂就因为拿不到中国的零部件,没办法只能裁员关门。 美国的如意算盘跟当年一模一样,先是通过贸易战敲开对方市场,再用技术封锁打断产业升级的路子,最后靠转移供应链来釜底抽薪,不用动武就能让对手失去竞争力。 当年日本被这套组合拳打懵了,一方面是政治上靠着美国不敢反抗,另一方面是经济全靠出口没别的退路,只能乖乖签下一个又一个“城下之盟”。 可中国不一样,我们既有全球最齐全的工业体系,又有14亿人的大市场,美国越封锁,我们自主研发的步子迈得越快,2024年中国半导体设备的自给率已经从3年前的10%涨到了25%。 现在美国嘴上喊着“供应链成型了”,实际却是五大设备商顶着压力给中国供货,盟友们也在商业利益和政治压力之间摇摆。当年能整垮日本,靠的是日本愿意妥协配合,可中国从来不会拿核心利益做交易,这才是美国最头疼的地方,他们抄了当年的剧本,却遇上了不吃那套的对手。
美国现在对中国使的招,跟当年整垮日本用的手段一模一样!如今他们计划已完成一大半,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0-15 15:07: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