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若中国不偿还百年前的债务,美国也将不承认欠华8600亿美元 你说债,那美国抽屉里可真有的是旧账,翻出来的都能拍个纪录片,现在好了,一张清朝的湖广铁路债券,纸都泛黄了,又被美国个别政客给拿出来晾晒。 摆着这么张旧纸片,美国居然说:你中国不还这笔百年前的“债”,那我们也不认你手上那8600亿美债了。 说得理直气壮,听得让人一愣一愣的,可真要这么算账,全世界的债市估计都得“地震”。 清末的湖广铁路债券,这些债券大多发行于1900年前后,属于清政府在外国压力下借来的高利贷,甚至很多还与八国联军入侵和《辛丑条约》捆绑在一起,说白了就是殖民背景下的“恶债”。 这些债务在国际法上早有定性,所谓“恶债不继承”,新中国成立后明确不承认这些带有侵略性质的债务。 这不是中国单方面说了算,而是国际通行的法律共识,就连美国本国法院在1980年代也处理过类似诉讼,最终是以“主权豁免”为由驳回原告要求中国政府还债的请求。 换句话说,这事儿早就定了调,可现在又被翻出来,是为了还钱?不是,是为了找茬。 美国现在要拿这笔百年前的旧账做文章,说白了就是在给自己“赖账”找理由,要知道,中国目前仍持有约76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曾经最高峰是接近1.3万亿。 这些可不是旧账,而是实打实的资金投入,是中国对美国财政信用的信任,但近些年来,美国自身财政压力越来越大,赤字连年飙升,政府债务总额突破35万亿美元。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国内出现了一种声音:要不要干脆赖掉对中国的债务?尤其是当两国关系紧张时,这种想法就常被拿出来“试水”。 这回,拿“清朝债券”当借口,明显是想为违约行为铺路,可问题是,一旦美国真这么干了,不只是中国,全球市场都得重新评估美债的安全性。 美国国债一直被视作世界上最安全的资产,一旦这个“定海神针”动摇了,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将无法估量。 把金融债务当成地缘政治工具,美国这不是第一次干了,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制裁伊朗金融机构、限制中国高科技企业的美元结算能力…… 美国一直在用美元体系做“武器”,但每次这么做,都会在全球播下不信任的种子。 现在连中国手上的美债也打起主意了,背后的逻辑很直接:你中国不听话,我就让你手里的债变成废纸,可问题是,这种做法最终伤的是自己。 《经济学人》早就指出,一旦美国政府在政治压力下违约,将对美元全球信用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中国不是唯一的债权国,日本、欧洲、阿拉伯国家也都在持有大量美债,他们看到美国连合法债务都敢赖,还会继续放心买吗? 日本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长期以来稳定持有大量美债,日本国债收益率极低,因此大量资金流向美债市场以寻求稳定回报。 日本金融体系与美债深度绑定,一旦美国对某国“赖账”或出现信用危机,日本将首当其冲。 英国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其持有美债的规模同样可观,大量通过伦敦金融市场操作的“第三方托管账户”也被计入英国持仓,因此真实数字可能更高,英国对美元体系依赖程度高,任何信用动摇都会引发投资者恐慌。 虽然卢森堡体量小,但其作为欧洲重要的跨国金融投资平台,持有美债的规模远超其本国经济体量。 这些资金多数来自全球投资者,通过卢森堡金融机构进行配置,因此对美国债务信用高度敏感。 瑞士、开曼群岛、比利时等金融中转地,这些国家和地区虽然小,但作为全球资金中转和避税港,代理持有大量美债,一旦美国国债出现违约或恶意拒付行为,将直接冲击这些地区的金融资产安全。 沙特等石油输出国长期将石油美元收入投入美国国债市场,尤其在“石油美元”机制下,这些国家与美国形成了深度金融绑定,美债一旦被“政治化处理”,对这些国家将是实质性打击。 美国国债并不是一个国家的内账,而是全球金融体系的神经中枢,中国、日本、英国和多个金融市场国家都深度参与其中。 一旦美国出于政治目的选择“区别对待”某些债权人,不仅会动摇美元的全球信用,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式的市场信任危机,让所有持债国陷入制度性风险。 翻旧账,说到底是掩盖不了现实焦虑,这回“债务牌”被重新打出,除了转移国内注意力外,还带有明显的遏制意味。 通过制造“债务争议”,美国某些政客希望进一步压制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也为国内民粹情绪找个出口。 但问题是,中国不是当年的清政府,中国的财政体系、国际信誉和经济实力都不是可以随便拿来开玩笑的。 一张百年前的债券,究竟值不值8600亿美元?显然不是,它背后真正的价值,是美国愿不愿意为自己的信用买单。 如果连最基本的信用都守不住,美国还怎么做全球金融的“定盘星”?如果旧账可以随便翻,新账就可以随便赖,那这个世界的金融逻辑就要重新洗牌了。
美媒:若中国不偿还百年前的债务,美国也将不承认欠华8600亿美元 你说债
顾议史实
2025-10-15 14:45:13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