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国向中国发射200枚核弹,中国有能力进行反击吗?就这么说吧,不等他们打完200枚,我们就反击了,那时估计就是世界末日了。 中国的核战略一直秉持着“有限核反击”策略,也就是说,我们不跟人比数量,不搞冷战时期那种“你有一万枚我就一万零一枚”的竞赛。 我们追求的是足够的反击能力,也就是在受到核攻击之后,依然能确保对敌方进行毁灭性打击的能力。 这背后的核心逻辑叫做“确保第二次打击能力”,简单说,就是你可以先动手,但我一定能活下来一部分力量,然后把你也打得够呛。只要这个能力存在,任何试图先发制人的核攻击都会显得不划算,甚至是自杀式的。 中国之所以有底气这么做,是因为我们几十年来一直在默默建设和完善自己的核力量,包括陆基导弹、海基核潜艇和空基投送手段,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 虽然规模不如美俄,但可靠性和生存能力一直在提升。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的核潜艇技术有了显著进步,具备了更强的水下隐蔽性和远程打击能力,而战略导弹的机动性和突防能力也不断增强,这些都是确保我们反击能力的重要支撑。 有人可能会担心,美国那边不是有全球反导系统吗?难不成我们的导弹打过去都被拦截了?这个问题其实也早就被战略界讨论过。 反导系统目前的技术水平,远远达不到百分百拦截的能力。即使是美国自己,也从未宣称能拦住大规模的饱和核打击。 中国的导弹在设计时就考虑了突防能力,包括弹道的不可预测性、多弹头机动规避技术、以及诱饵弹头的使用等等,换句话说,我们的导弹不是傻傻地飞过去等着被拦截的,而是有“花招”的。 退一步说,就算美国真的做出了那种疯狂决定,发动大规模核打击,中国在遭受第一次攻击后,依然有能力进行残存力量发射。 地面上的导弹发射井不是全部集中在一个地方的,而是分布广泛、进入“二次发射”状态的速度也很快。 再加上可以隐蔽在深海的核潜艇,一旦接收到最高指令,依然能够对敌方进行反击,而这种反击的后果,足以让任何国家都为之付出代价。 所以说,中国的核反击机制是自动化、分层次、具有冗余设计的,不存在“等着别人打完我们再决定要不要还手”的被动局面。 而且一旦核战争真的爆发,后果将不仅仅是中美两国的事情,而是全球性的灾难,整个国际社会都会陷入极度混乱,经济、环境、人口、政治体系都会遭受无法估量的打击。 从这个角度看,其实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如何避免这种极端情况的发生。核武器的存在,更多是为了防止战争,而不是引发战争。、 总的来说,中国的核反击能力,是现实存在的,是经过政策、技术和战略多重保障的成果。 任何国家如果真敢动用核武器对中国发动攻击,不管数量是多少,面对的都将是一次无法承受的反击。 这不是豪言壮语,而是现实逻辑。我们不主动挑衅,也不惧威胁,因为底线就在那,谁踩谁知道。
中国武器下一个需要实战检验的,很可能就是能不能击落美国的F-35隐身战机,眼下来
【5评论】【3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