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船舶靠泊中国港口将被收费。中国交通运输部10月10日发布关于对美船舶收取船舶

卡门的提琴 2025-10-15 14:10:40

美国船舶靠泊中国港口将被收费。中国交通运输部10月10日发布关于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的公告,自10月14日起,中方将对美国船舶按航次收取港口费用。   这一政策覆盖范围包括美国企业、组织或个人拥有的船舶,以及美资持股25%以上的企业运营的船舶,甚至悬挂美国国旗或在美国建造的船舶也不例外。   收费标准采用阶梯式递增,2025年为每净吨400元人民币,到2028年将逐步涨至每净吨1120元。以一艘10万吨级货轮为例,首年单次停靠需缴纳4000万元,三年后费用将翻倍至8800万元。   显而易见这一政策是对美国此前对华航运施压的直接回应,2025年4月美国宣布对中国船舶加征港口服务费,计划首年每净吨收费50美元,三年内涨至180美元。   美方此举旨在打压中国造船业,但其自身商船产能不足,2024年全年商用船舶产量不到10艘,成本却是中国的3-5倍。中国此次反制不仅在时间上与美国新规同步生效,收费标准也形成精准对冲,例如对10万吨级船舶的收费从4000万元逐步提升至1.12亿元,与美国针对中国船舶的收费力度基本对等。   政策实施后美国航运业首当其冲,以美森轮船为例,其10万净吨船舶群2025年需额外支付2亿元人民币,到2028年这一数字将飙升至5.6亿元,可能吞噬该公司30%-80%的净利润。   另一家美国航运公司以星航运的“萨菲娜”号货轮,单次停靠上海港需缴纳328万元,占其航线利润的40%以上。更关键的是中国政策封堵了“换旗”“代持”等规避手段,只要美资持股超过25%,无论船舶注册地如何,均需缴费。   美国农业和能源出口也受到连锁冲击,大豆、液化天然气等大宗商品运输高度依赖中国港口,运输成本上涨直接削弱其市场竞争力。2023年美国30%的大豆和20%的液化天然气通过中国港口入境。   如今中方暂停采购美国大豆,转而从阿根廷进口高粱,导致美国农民面临破产风险。能源企业同样承压,美国最大液化天然气生产商埃克森美孚已与中国签订5年长期协议,若运输成本过高可能触发违约条款。   全球供应链也因此发生连锁反应,部分原定停靠中国港口的油轮临时取消订舱,煤炭、铁矿石运输成本上涨。沃尔玛、亚马逊等美国零售巨头计划2026年前将从中国直接进口的比例从65%降至50%,转而通过越南、墨西哥等第三国中转。   国际航运公司如韩国现代商船、马士基则调整船队结构,计划将中国港口出发船舶中非中资建造的比例从30%提升至50%,这导致运输周期延长3-7天,物流效率下降15%-20%。   面对压力,美国国内出现分化。农业州、港口州及物流企业纷纷向政府施压,要求缓和对华航运政策。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中方政策公布后不到72小时,紧急将原定对外国汽车运输船每净吨150美元的收费降至46美元,并对长期租船的天然气运输船给予豁免。   此举旨在保护美国车企和能源商的利益,因为福特、通用等企业在中国合资工厂的出口汽车占美国进口总量的22%,而能源企业对华出口贡献了15%的营收。   说白了当前全球航运格局已深度绑定中国,中国港口承担着全球30%的集装箱吞吐量,船队拥有全球19.1%的商船吨位,且掌控着90%以上的商船制造能力。即便美国试图推动供应链“去中国化”,短期内仍难以摆脱对中国港口和船舶资源的依赖。   这场航运博弈的本质,是中美在全球贸易规则制定权上的较量。中国通过合法、对等的反制措施,向世界表明单边施压已难以奏效,未来任何经贸对抗都需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来源:极目新闻 【今天起,中国对等反制!美国船舶靠泊中国港口将被收费】  

0 阅读:36
卡门的提琴

卡门的提琴

感谢大家的关注